正文 第37章 柯爾克孜族的精神文化(22)(1 / 3)

庫姆孜源遠流長,在長期流傳的過程中,不斷得到發展和改革。最早的庫姆孜是蒙革的三弦琴,到今天已發展成為全木質的三弦琴或改革的四弦高音庫姆孜。另外還有一種鐵質的三弦庫姆孜,柯爾克孜語稱作“鐵米爾庫姆孜”。“奧兀孜庫姆孜”又叫“口弦”或“口簧”,長度為5至6厘米,一頭為弧形,另一頭直形,中間鑄有彈性鐵鉤。演奏者把它放在口唇上,用食指彈撥鐵鉤,吹成曲調。這種樂器多為少女們演奏。

除了庫姆孜樂器之外,柯爾克孜族還有一種拉弦樂器“克雅克”,長約60厘米,琴身用整塊鬆木鑿成,琴腹蒙駝皮為音箱,無琴品,用馬尾絲作弦,故又稱“克勒克雅克”。“克雅克”由琴耳、琴箱、弦琴脖、弦墊、琴弦、拉弓等部分組成。琴身一般用鉑、杏、鬆木整體刨削而成,長65-70厘米。琴脖較短。音箱呈縱向切開的梨形並用駱駝皮蒙住下半部。琴弦固定在琴底的兩根細皮條上。演奏時把琴豎置於膝部用弓拉奏。琴耳用忍冬木、沙棘木等製成,琴弦用馬尾張開。為了使音色純正清晰,一般5歲馬的尾巴作弦。馬尾在張開成弦前先用肥皂水衝洗並梳理一遍,然後用鬆膠塗膠。每一次演奏前還要塗刷一次鬆膠。演奏時,克亞克的上根弦發出混濁的固定音,而下根弦則發出不固定的音,兩者結合而發出變化不定的音調,可模擬人聲。柯爾克孜族傳統的克亞克演奏曲目有《白額棗騮馬》、《白羊羔》、《草原之夜》、《雪雞飛騰》、《狂牛奔馳》等。克亞克還常被作為演唱史詩、民歌的特定伴奏樂器。

柯爾克孜族其他樂器還有用骨頭、鳥羽、木頭、紅銅等製作的各種吹奏樂器,如“吉尕其斯比孜格”(木製笛),“索沃克吐圖克”(骨製簫)、“卡納特吐圖克”(鳥羽簫)、“結孜吐圖克”(銅笛)、“結孜開爾乃”或“結孜蘇爾乃”(銅簫)等等。一般來說,“吐圖克”很小,長約10~15厘米,“斯比孜格”和“蘇爾乃”較長,約60~70厘米,有3~4個圓孔。“開爾乃”最長,約一米,形狀與“蘇爾乃”相似。柯爾克孜族的打擊樂器種類也很多。“多兀勒巴斯”,古代軍隊作戰對陣出擊時用來壯軍威皮鼓。這種樂器多用枯心樹幹製作,頂窄底寬,兩麵蒙上皮革或獸皮,兩邊係有皮繩或木質把手,體積很大,往往安放在套有幾匹馬或幾頭牛的戰車上,旁邊掛著戰旗。經常是多麵鼓一起合奏。據史詩《瑪納斯》記載,打仗衝鋒時由四至十個勇士敲打“多兀勒巴斯”以鼓舞士氣。同時,也常常與“開爾乃”一起合奏用於汗王登位、部落大會和其他禮俗儀式。演奏氣勢恢弘,撼山動嶽,激動人心。現在流傳的這種樂器體積較小,多用於婚禮、節慶、迎客等場麵,既作為伴奏樂器,也參與大型器樂合奏。“多兀勒”(手鼓),圓形,體積有大有小。常見的為直徑35-40厘米,木框厚度為6-7厘米,用羊皮蒙麵,亦稱羊皮鼓。環型木框內按有一排銅環。演奏時,兩個拇指抵木框,以兩手四指拍擊鼓麵,使鼓麵發出渾厚的節奏。常用於舞蹈伴奏或同其他樂器合奏。“邦達魯”(腰鼓)是一種木製樂器,短圓柱形,兩頭略小,並蒙上獸皮或皮革。一般掛在腰間敲打。敲打時多用手掌或小木棍。古代,這種樂器多用於小部隊出擊,協調步伐,鼓舞士氣。另外,還用於賽馬、叼羊、摔跤、拔河、蕩秋千、馬上角力、跳舞等活動時烘托氣氛。“當格拉”(小手鼓)是用木板製作的樂器,彎成圓圈,一麵蒙上皮革,形狀類似維吾爾族的“達甫”(手鼓)。鼓幫上多係有銅片、鐵片、鐵鏈和紅穗。古代,這種樂器多為薩滿教的巫師所用。現在則是婚禮上或舞會上的一種樂器,鼓幫上還刻有星辰、山脈、花卉等圖案。“巴斯”(銅鈸)是用兩個圓形銅片製作的樂器。銅片中間突起成半球形,中間有孔,可以穿皮條或綢條,兩片合起來擊打發聲。“多兀勒”是在圓形木箍麵上蒙駱駝皮製成。圓形有大小數種,常見者直徑約35厘米左右,木框高約六七厘米,一邊蒙以羊皮革,故亦稱羊皮鼓。框內環列小銅圈。拿在手上或者掛在馬靴上敲打。演奏時兩手拇指抵木框,以兩手四指拍擊鼓麵,並舞動鼓身,鋃鋃作響。常用於為舞者伴奏及合奏。過去用於作戰時發信號並威懾敵方;也用於打獵時擊打,將受驚的獵物驅趕到便於狩獵的地方。後來演變成柯爾克孜族民間樂器之一。古代,這種樂器往往與“巴斯”合用,故兩者合稱為“多兀勒巴斯”,同時也與“庫姆孜”、“克雅克”等樂器合用,在其他各種喜慶儀式中用以烘托氣氛。

柯爾克孜族的其他樂器還有:1、喬奧爾。也叫豎笛或牧笛。係四眼豎吹木笛。也有用鷹和鷲的肩骨製成,故也有叫鷹笛的。常見用鷹腿骨、忍冬木、竹子或金屬材料截成45-50厘米長。然後用燒紅的鐵條將其內部打通並在壁上鑽3-6個孔即成。吹奏者手持巧奧爾從一頭吹氣並用手指按壓孔眼而奏出各種曲調。發音尖而細,音色明亮。這種樂器一般是牧羊少年吹奏,既是樂器,又是牧羊者在深山密林中相互呼應,相互聯係的一種工具。2、凱爾乃。銅製管樂。曾作為軍號在戰鬥中廣泛使用。外口部如銅鈴向外張開,吹氣部用細銅管製作,總長約3米,聲音洪亮,音色雄渾。在史詩《瑪納斯》中對凱爾乃有大量描述。是古代指揮車隊作戰必不可少的軍號,後成為部落首領或汗王舉辦大型慶典、迎接貴賓時的禮號。現在為民間大型吹奏樂器。3、蘇爾納伊。以木管為長,長度約33厘米。上口安銅管,長度約10厘米。銅管上口安蘆哨,吹之出聲。木管正麵有七孔,背麵有一孔,側麵有一孔,下端套有一個喇叭形銅管。聲音響亮而尖厲。古代用軍事訊號器,今用於表演文藝節目時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