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來龍去脈 (下)(1 / 2)

雖然巴清並沒有提及那兩個神秘的地方究竟位於何處,可是袁天罡此人精通占算之術,通過其中若有若無的線索,還是找到了其中的一處地方。

回來之後袁天罡將那出所在記錄在了玉簡上,至於第二個地方他並沒有提及,就在淩雲山白日飛升了。

對於袁天罡在淩雲山飛升的事情傳說太多,因為和事情並沒有什麼不關係我也不再細想,接著往下看。

後來外丹術的沒落,內丹術逐漸興起,皇帝們也知道長生不老隻是空談而已,強身健體才可以延年益壽,而那些煉丹上的典籍也就無人過問了。

一直到了八國聯軍侵華,玉簡被宮廷中的宦官宮女得到,繼而流落民間。其中一枚就被那個國民革命軍獲得了。

由於袁天罡寫的有關這一段的都是秘文書寫,有人就猜測這可能是倉版圖,或者古牧地圖之類的東西。當時軍費緊缺,一聽這話,軍部找來專家破譯,最後才得知了上麵的這些。

這些內容更加引起了當時上層的重視,認為那地方肯定有寶貝,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由於穀底的一些古墓地宮多有機關暗弩,必須找一些專業人士前去找尋,所以就有了40年前的那次征兵。

看到此時我才感覺豁然開朗,敢情那幫人是去尋寶的。當時的國民政府可真狡猾,他們肯定認為那是古墓,而那次招兵才會尋找一些能人,土夫子、趕屍匠、道士、和尚、飛賊等等,可以說是為這次行動煞費苦心。

根據袁天罡在玉簡當中的描述,那些人找到了袁天罡所屬的那處煉丹秘地,經過九死一生,最後並沒有找到巴清記錄那兩個神秘所在的竹簡。

不過這時有人從那個袁天罡的玉簡中尋找到了一個疑似秘地的所在,而著處地方正是我們是去的圖騰之眼。

看到這裏我心中不住的暗罵:“老子果然猜的不錯,這死老頭果然是有意把我們引到哪裏去的!”

可是那群人在數年之後全部失蹤了,生死不知,下落不明,就連負責他們的領導也是莫名失蹤。

由於當時的抗日戰爭吃緊,加上這些人沒有多大的戰鬥力,所以上層也沒有太過在意。至於寶藏就當是個玩笑罷了,既然沒有得到,自然也談不上是去了。

可是就在去年學校裏保存的一枚玉簡丟失了,又拉開了這件事情的帷幕。其實當時民國發現的玉簡隻是一枚而已,上麵記錄的東西十分有限。

就在特殊時期時期,在抄一個地主家的時候,也發現了一枚同樣的玉簡,當時就有人提起了當年的事情,可是並沒有在意,而這個東西被朱友安找了個借口留在了學校。

幸虧學校雖然看起來很鬆,但是保安措施相當嚴格。那人還沒出學校就被抓住,就在朱友安打算審訊的時候,那個人有莫名其妙的死了,此時孫老頭才知道學校裏並不安頭全。

既然有人已經惦記上了這些東西,肯定這其中有什麼重大隱秘,所以孫老頭盜出了玉簡。

至於他怎麼做的,信上沒有說,按照我所見的孫老頭的手段和職務上的便利,想做到這些事情應該不會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