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明年會派大約七萬大軍前來進攻焚村的消息陳士真再與眾人討論完之後馬上讓人把消息送到鎮邊侯的手中,一聽到今年匈奴人不會來,鎮邊侯鬆了一口氣,可隨後馬上又看到匈奴白羊王和樓煩王將要率領七萬大軍前來進攻焚村,鎮邊侯整張臉全白了,七萬大軍啊,到時候離焚村隻有不到兩天路程的邊城也會受到波及,匈奴人是暫時攻不下焚村的,可一旦匈奴人將焚村包圍,很快就會派出小股騎兵四處劫掠,說不定還會分兵來進攻邊城,如此一來邊城也會處於危險之中。
鎮邊侯慌了,他馬上組織大批人手修繕邊城城牆,還強迫邊城內的大小商會出銀出物,加緊訓練城中的青壯,大量趕製軍械,同時還很大方地將大批物資送到焚村,特別是修城所用的石料,鎮邊侯親自與邊城各商家談判,為焚村贏得了大量便宜的石料,幫陳士真省去了一大筆開銷,最後還將邊城中的三千囚犯全部派到了焚村,並發動邊城周圍的大小村莊抽調壯丁到焚村幫忙修建第三道城牆,匈奴人這次的主要目標是焚村,隻要焚村不被攻破,那就能依靠焚村建立起更大的功勳,對於鎮北侯來說,他現在所得到的侯位不過是侯爵封號中最低的品級而已,人是永遠不會滿足的,他還要更多,更高,更好的。
三千囚犯,四千附近各個小村莊的民夫,七千人的勞力到達焚村後,為焚村第三道城牆的修建起了很大的幫助,整個焚村再次動了起來,一群人熱火朝天的拉石料,抬石頭,葺城牆,因為鎮北侯的關係,邊城商人因為事先得到消息而囤積起來的石料全部被焚村以較優惠的價格全部收購,剩下不夠的也已經在路上,陳士真和陳若冰兩人一起計算過,從現在動工開始,到第三道城牆修建完成,石料方麵絕對沒有問題,也絕對不會出現石料供應不足而停工的事情。
焚村人幹得熱火朝天,不過這個時候別的村子的民夫卻沒有什麼幹淨,說得好聽是派來幫助防禦匈奴人進攻,為自己的家園出一份力,其實就是攤派下來的徭役,不僅沒有工錢,甚至連飯都要自己帶,地裏的糧食雖然已經都收上來了,但這個時候應該是在家裏好好休息,然後帶著兒子到田地裏抓野兔,到河裏摸魚,一家人高興地在一起吃著平日裏吃不到的東西,誰會願意跑到這與匈奴人交界,還能看到匈奴人的大村子裏來做修城牆這種苦活、累活。
民夫沒幹勁,不僅幫不上忙,還會影響其他人的精神,焚村人看那些人懶洋洋的樣子就有點生氣,陳若冰對於民夫們的表現也很有意見,如今陳若冰已經成為了一個真真正正的焚村人,她和焚村其他人都清楚,邊城附近村莊之所以能保持那麼多年的和平,沒有被匈奴人大舉襲擊過,那都是焚村的功勞,如今焚村有難了,這些平日裏受到焚村恩惠的人竟然不出全力來幫忙,這實在是太過分了,根本就是一群忘恩負義的東西!
不滿的議論馬上傳到了陳士真的耳朵裏,得知情況後陳士真馬上將那四千民夫的頭頭招集了起來,因為陳士真以前做過小吏,所以對民夫們的心情也是了解的,沒有人願意白幹出苦力,更何況大部分的民夫都不識字,書也沒讀過,跟他們講大道理也是沒用的,最後陳士真提出了由焚村提供三餐,並且保證三餐都是白麵和米飯,而且頓頓有肉,過年會發紅包,得到了這樣的一個待遇,民夫們幹起活來明顯有力氣多了。
要知道,這些民夫每年收獲的糧食有一半是要交給官府作為賦稅,剩下的還要被商人盤剝,先是將糧食賣給商人,然後再用銀子找商人買各種農具以及家中所需要的物品,特別是鹽和茶,邊城的商人聯合起來不允許邊民以物換物,結果到最後家中所剩下的糧食根本就不夠一年所食用,每次都要在白麵或者大米裏麵攙雜些東西,這樣才夠家裏人一年吃的。
糧食是這樣,肉就更是如此了,家中有養牛羊的邊民很少,有也是養兩三隻而已,自己也不殺不吃,都是等過年的時候把牛羊賣了,再買些年貨補貼家用,一家人也就是秋收之後打些野味,過年時才能吃上肉。
如今有飯有肉吃,而且頓頓管飽,過年還有紅包,民夫們當然很是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