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〇年六月十七日。
我國著名科學家彭加木教授,率領他的考察團隊在羅布泊庫木庫都克附近紮營,因當時考察隊所攜帶的汽油以及用水都已枯竭。為了解決這一困難,繼續東進考察,他冒著沙漠50°的高溫獨自外出找水不幸失蹤,自此再也未曾出現過。對於他的失蹤全國曾風傳過各種說法和猜測,謠言甚囂塵上。為平息風波,多年來,官方與民間也曾多次發起過尋找,均一無所獲。在這之後也有人多次在羅布泊荒野中發現數具幹屍,但經鑒定後無一是其。此乃新中國建國以來最大的謎團之一。
一顆星辰的隕落,便有一顆星辰的誕生。彭加木教授失蹤的同年同月同日,坐落在河北省南部趙都邯鄲古城的一個小村裏,傳來陣陣嬰啼聲。孩子的父親給他起名“任騰飛”意喻著今後飛黃騰達,這個孩子便是我。
我自小便於世界的未解之謎結緣,父親看出我對這方麵的興趣之後,也經常時不時的給我買一些跟這方麵有關的書籍供我閱讀,我現在還記得的有:《十萬個為什麼·天文篇》,《十萬個為什麼·地理篇》,以及《動物篇》和《植物篇》;另外還有《中國未解之謎》,以及《世界未解之謎》等等。在這樣的環境下,也使得我從小就立誌要成為一名科學家,去破解這些困擾世人千萬年的難題。
1999年高考,我不負重望,進入了清華大學。而我則主修了理學科目中的地質學,另外天文學、物理學、化學等科目也有涉獵。2002年7月,為了我的碩士論文能夠順利完成,我的導師,以及4個好友,決定一同前往中國著名的“死亡沙海”羅布泊進行為期半個月的實地考察。
我的導師孫文彬,曾是彭教授的得意門生,在古生物學,地理學方麵也頗有建樹,儼然已成為國內乃至國際學術界裏舉足輕重的權威。此次前往羅布泊的實地考察,既有導師對我的厚愛在先,也有他想再去羅布泊走一遭,看看能不能找到有關彭教授當年走失的線索。
自1980年6月17日,彭教授在羅布泊庫木庫都克附近走失之後,我的導師孫文彬在這二十多年間曾先後八次進入羅布泊,進行探索。最後一次進羅布泊考察也是五年前的事了,由於導師年歲漸高,近幾年已經很少外出考察。前不久,又有人聲稱在羅布泊發現一具幹屍,很有可能是彭教授的遺體。導師也是大為震驚,幾經周折之後,幹屍終於抵達北京,後經鑒定,卻並非彭教授的遺體。導師失望之餘,心中又萌生了多年前的念頭,一定要找到彭加木教授的遺體,落葉還需歸根,自己怎麼能放任自己最尊敬的導師的遺體,在沙漠中風化,被禿鷹啄食,野狼踐踏。
羅布泊,現今在中國已成為死亡的代名詞,又被稱為‘死亡之海’。為揭開羅布泊的真麵目,古往今來,無數探險者舍生忘死深入其中,不乏悲壯的故事,更為羅布泊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更有甚者稱羅布泊地區就是亞洲大陸上的一塊“魔鬼三角區”。
自有史記載以來,羅布泊便經常發生離奇死亡事件,而自二十世紀初期時,樓蘭古國以及西域眾小國的發現更是讓羅布泊成為當時世界上炙手可熱的探險尋寶之地,深入其中尋寶的人絡繹不絕。羅布泊就像是一個在暗處蟄伏張著血盆大口的史前巨獸等待著獵物自投羅網,一個世紀的時間裏埋骨羅布泊黃沙之中的探險者遺骨數不勝數,縱使現今科學技術已今非昔比,卻也經常有人難以幸免其中。
此次前往羅布泊考察,由於我們是以個人名義前往的,所以前期準備十分繁瑣,而考察所必需的幾種儀器,都是要國外進口的才可用。但鑒於當時的國情,私人想要從國外進口科考儀器困難重重,即使以導師孫文彬的人脈也很難辦妥,這樣情況下我們此次的羅布泊之行幾近告竭,好在這期間又發生了一些變故才使得我們得以繼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