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小個已經不擺攤了。他給擺攤的人提貨。他在他們學校裏已經算是小有名氣的人了。我很高興。
小個告訴我未來真的能攥在自己的手中。
天氣一天比一天熱,在這樣的天氣下我甚至寢食難安。室友說,我本是北方的一隻狼,來到南方之後被熱成了一隻狗。還有一個月就放暑假了,我歡呼雀躍地等待著暑假的來臨。不知道他們是不是也同樣熱烈期盼著。
我總是一遍一遍地告訴自己,當有一天我學會一個人高興,一個人失落,一個人歡喜,一個人沉默的時候,我所希望的明天就會到來了。可是直到現在我才明白過來,他們不在,我希望中的明天不來……
在開始寫《此去經年》的時候,我很猶豫。我不知道該用第幾人稱來訴說這個故事才合適。一直以來我都是喜歡用第三人稱的。可是考慮到這本書的風格,覺得用第一人稱更好一些。我是在起了名字之後才知道,莊羽也有本書叫《此去經年》。然後我想著改名,可是想了很多名字後才發現沒有比這個名字更適合這個故事的了。
希望書中的那些人幸福勇敢地生活下去,希望我身邊的朋友們永遠在我身邊。
天光散盡,浮雲沉默往來,曾經一起看過的風景是否還是亮麗如初。
時光荏苒,白楊繁盛依舊,我們的掙紮在時光麵前多像是一個笑話。
此去經年,曆經草木枯榮,一切的一切早已超出我們的設想。
良辰好景,下一站再相見,我已經做好了與你們相遇的準備。
高三的時候,我和美女有個設想。畢業後我們之間不許相互聯係,隻等待五年後再相見。可是對於這樣的設想我從不敢輕易承諾,我怕他們真的就義無反顧地從我身邊消失了。
《此去經年》基本上是在晚上寫的,在很多個無眠無休的深夜裏我總是在與書中的人對話。隻是在寫完結局的時候,我突然感到很難過。感覺他們轉過身匆匆離我而去,隻留下我一個人對著電腦屏幕發呆。如果我說,你們別走。你們會聽得見嗎?
敲完最後一個字符我抹去眼角的淚滴,然後合上電腦。
我拿起電話打給蔡夢如,我說,結束了。她沒有歡呼雀躍,隻是淡淡地說,哦,這麼快。我想她大概是和我一樣吧,希望他們的故事能一直繼續下去。
那天蔡夢如在空間裏說,看見了你們的愛與成長,然後在不知不覺間我也學會了。看見了你們之間神聖的友情,除了感慨之外也發現了其實在我身邊也一直存在。看見了你們的拚搏與努力,我自問自己是否也能如此。看見了你們舔著傷口繼續前行,我除了唏噓除了感慨,但是在心裏相信,我也可以那樣。
這篇後記太長,可是我有太多的話要說。而真正給我機會讓我認真說的時候,我卻不知該從何說起。
為什麼隔了這麼大段時光,這麼遠的距離我還是會想念你們?為什麼每當我回想起曾經關於我們的那些日子時我的嘴角會有一絲微笑,緊接著是無窮無盡的傷感?為什麼我總是看向你們所在的天空,然後浮想聯翩?為什麼聽到我們曾經一起唱過的歌時我總是禁不起哼起來?為什麼我在看到一些人開心地打鬧時會故意避開不看?關於這些,你能告訴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