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生在敦煌,在莫高窟、月牙泉邊長大。小時候,和小夥伴鑽過王道士在洞窟間挖的那些牆洞;
上學時,常去莫高窟研究人員住的那些簡陋低矮的小平房,喝過大泉河中帶苦澀味的水。“文化大革命”中,當麵聽酒泉軍分區的一位領導說:“(敦煌)文物研究所是窩藏反革命和黑幫的地方!”莫高窟上個世紀50年代破舊,60年代維修,現在已建成綠樹成蔭、清新雅致的“世外桃源”。我目睹了這些變化。這些年,因工作關係常陪全國各地的客人去參觀,也常聽到看到這裏的學者去國外學習,國外的學者來這裏交流。現在,辛勤工作的老一輩學者年事已高,但他們的音容笑貌和感人事跡常留在我這個敦煌人的記憶中。所以,對他們寫的一些在敦煌的親身經曆的文章,感到特別親切,也特別感興趣。這些真實生動、文情並茂的文字,不像學術論文那樣嚴肅冷峻、簡要深刻,而是充滿了生活氣息和感情,能讓我們了解老一輩學者們當年為了信念和追求,是如何曆盡艱辛來到敦煌的;能讓我們從另一個側麵了解和感受莫高窟,了解和感受幾十年間先後來這裏工作的人們的那種艱苦生活和艱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