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2.14 米癲(1 / 2)

夜幕下的“通靈寺”一片漆黑,仿佛一頭巨獸蟄伏在山坳裏,專注而耐心地等候著獵物。

“通靈寺”依山而建,三麵圍牆,一麵靠山。山名“通靈”,傳說昔年文殊菩薩曾在此處歇腳,座下白象化為人形到山間一汪清潭沐浴,仙氣彌漫,故而此山被百姓視為仙山。

十數道黑影在夜幕的籠罩下,向“通靈寺”電射而去,眨眼間便停在了寺門前。

為首老者衝著寺內朗聲道:“貴客上門,主人為何掩燈閉戶拒客於外,這可不像堂堂大燕的做派呀。”

話音未落,仿佛接到一聲號令,寺內一片火把同時點亮,霎時間,“通靈寺”亮如白晝,大門緩緩拉開。

院內,數十人齊舉火把兩側站立,中間數人,為首者三十左右歲,五短身材,雙手負於身後,身後四人,有一人赫然就是“同福金器”的大掌櫃。

幾人身後,便是雄壯的文殊大殿,殿門洞開,端莊的文殊菩薩坐像下麵的佛龕前,許萍端坐在一把椅子上,身後站著劉響,劉響一改往日畏畏縮縮的神情,一臉平靜地看著外麵。

劉馥對著門外來人一拱手,揚聲說到:“不知何方高人前來指教,尚請報上名號。”

老者米穹一陣怪笑:“無知小輩,老朽就是報上名號,你識得嗎?喚出你師傅或許對老朽能有些記憶。”

劉馥冷笑一聲:“既是前輩高人,又何必藏頭露尾,不妨報出來,也讓我等小輩長長見識。”

“米癲!”米穹斜睨了劉馥一眼:“你可聽過?”

劉馥一窒,他確實沒有聽過,這時從人群後傳出一陣朗朗大笑:“哈哈哈!劉協領,米癲你不識得,‘狂生’你總該聽說過吧。”

劉馥愣怔了一下,他當然知道,在他學藝的時候,師傅為他講起武林軼事時就提過三十年前流傳在江湖上的幾句歌謠:劍膽琴心神仙侶,毒手狂生鬼見愁,一劍光寒掃魔域,伏虎虯龍傲九州。

這幾句歌謠說的是威震江湖的幾個頂尖人物。

劍膽琴心神仙侶說的是“無為劍”龍淵和“銷魂琴仙”李素音夫婦,二人聯袂行走江湖,扶危濟困,除魔蕩寇,是一對人人為之豔羨的神仙眷侶,他們唯一的兒子就是“雲海盟”八大王之一的“劍王”龍嘯雲;

“毒手”淩玉風是當時一個亦正亦邪的人物,做事全憑個人喜好,是以江湖上對他褒貶不一;

“狂生”米癲原是一名白道高手,後被人陷害,家破人亡,使其心性巨變,變得嗜血好殺,不問正邪,一時無人能製止他。後來據說是一位世外高人出手將其製服,在其身上下了禁製後將其放走,一時“狂生”米癲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中。

一劍光寒說的是“逍遙劍”魯滌雲,英俊瀟灑,是江湖上有名的風流公子,後遇到江湖俠女林秋霜,一見鍾情,深陷情網,在林秋霜的規勸下,一改往昔風流浪蕩,成立了江湖第一大幫“虎嘯堂”,後林秋霜為其誕下一子,就是劉響的三師兄魯園;

伏虎說的是現在身為大楚大將軍的“伏虎羅漢”劉君山,當年二十餘歲的劉君山血氣方剛,為人正直,一雙肉掌打遍江湖,開始的時候他是被大燕收攏,後因一事叛出大燕,投靠大楚,屢立戰功,因妻兒均死於大燕,令他對大燕恨之入骨,發誓與大燕不死不休;

最後一位虯龍,說的是一位少年英雄,“虯龍刀”肖宏遠,當時的肖宏遠還不到二十歲,但他身手奇高,且聰明睿智,生就一副俠肝義膽,行走江湖不長時間,“虯龍刀”的大名便響徹江湖,後遇到當時身為大燕邊緣皇子的趙鐸,二人惺惺相惜,結為摯友,肖宏遠遠離江湖仇殺,投身於宮廷恩怨,幫助好友趙鐸奪得皇位,現為大燕徹侯,從趙鐸登位至今,大燕隻有一位“一字侯”,可見趙鐸對肖宏遠禮遇至深,而肖宏遠就是劉響的大師兄。

見到還有人認得自己,再一想起往昔的江湖歲月,米穹有些失神,但又瞬間清醒,看向武僧身後揚聲道:“不知是那位故舊尚記得老朽,還請現身一見。”

“故舊不敢當,米前輩縱橫江湖之際,陳某隻是一籍籍無名的小輩。”隨著話音,一個五十左右歲的灰衫老者,高高的個子,身形偏瘦,光頭沒帶帽子,一枝竹簪很隨意地別住發纂,一雙明目炯炯有神,頜下一部灰白相間的短須,看似一個很平常的老者,隻是在肩頭露出一雙兵刃的手柄。

見自己確實未見過此人,米穹點了點頭,拱手道:“不知閣下何人,尚望見告。”

灰衫老者回了一禮:“不敢,某陳浩天,忝為‘燕子’燕國事宜的總負責,見過米前輩。”

“哦,”米穹知道來者是誰了:“原來是陳統領,失敬失敬。”

陳浩天站到劉馥身前,麵向米穹:“米前輩夤夜至此,又如此興師動眾,不知所為何事啊?”

米穹皮笑肉不笑地道:“陳統領這是明知故問了,貴屬下和我們開了個玩笑,取走了我大楚的東西,現在是否應該歸還了?”

“我的屬下拿了大楚什麼東西呀?”陳浩天佯作詫異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