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1 / 3)

40相信自己,獲得一切

隻有勇敢才能獲得一切

在最近一次談話中,有一位女士向我傾訴了她的苦惱,她說她這些年一直希望得到的東西已經近在眼前了,她卻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告訴她,這說明“吸引力法則”起作用了,她所追求的東西受到她的欲望的吸引而靠近了她,現在不用猶豫,“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她卻不是很相信,一直在重複這麼幾句話:“噢!是真的嗎?我有這麼幸運嗎?這不可能實現的——太不真實了。”她的“夢想之地”已經近在眼前,她卻因為相信“這太好了所以不像是真的”而不敢向前邁出半步,差點就這樣和機會白白擦肩而過。後來我想是我的勸說起了作用,她因為我的話而建立了自信,我最近一次聯係她時,她已經在積極行動了。在這裏,我講這個故事並不是為了吹噓自己,而是想告訴你們,事實上,永遠沒有什麼是“太好了所以不太可能實現的”。

不管看起來是多麼奇跡的事,也不管你是怎樣看待自己。你有資格擁有一切美好的事情,因為這是你生來就擁有的權力。所以不要害怕要求和占有。

這個世界並不是屬於一些“幸運兒”的,這世界屬於我們每一個人,但是在實際中,卻隻有少數人明白自己的這種天生的權力,並有足夠的智慧和勇氣去攫取。就因為你覺得自己不配,你沒有勇氣去要求和占有,所以你就與很多美妙的事情失之交臂了。

古老的諺語說:“隻有勇敢才有資格獲得一切。”這句話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如果你一直重複地說你自己沒資格擁有這麼好的東西,那“太好了所以不會是真的”,那麼你就會被這種消極的心理暗示所俘虜,按照咱們的心理法則,你所認定的一切都會變成現實,所以最終你就什麼也得不到。

所以你自己是怎麼認為的最為重要,因為你的“頭腦精靈”聽命於你,並嚴格按照你說的去做。如果你說:“我有資格獲得我想要的一切,我天生就有這個權力。”那麼你的“頭腦精靈”會說:“我想他是對的,我將要給他他要的東西——因為他懂得自己的權力,就算我想要否定也是無濟於事的。”但是如果你說:“噢!這太不可思議了,怎麼可能是真的呢?我簡直是癡心妄想。”他就會說:“那肯定是這樣了,他自己怎麼會不了解自己呢?我隻好相信他了。”然後他就照你想的去做了,事情的結果都是直接反映著你的想法的。

但是我們為什麼說你有權擁有一切美好之物呢?你有沒有想過你是誰?按照哈姆雷特的說法,人,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人是上帝的子女,生來就承襲了優秀的基因和豐厚的遺產。

因此,實際上不論你要求什麼,那都是你應得的。而且你的欲求越強烈,對自己越自信,你就越容易獲得,越可能成功。

成功的基石

強烈的欲望,自信的期待,勇敢的行動,這三點是成功的基石。但在你付諸行動之前,要首先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你要求的東西都是你應得的,而不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隻要你頭腦中還存留著對自己的權力的一絲懷疑,都會給這條法則的實現製造阻礙。也許你可以擁有十分強烈的欲望,但是如果你懷疑自己的權力,那你往往缺少行動的勇氣。如果你堅持認為自己想要的東西是屬於別人的而不是你自己的,那就等於你把自己放在了一個隻能夠仰望和嫉妒別人的位置上。在這種情況下,你的頭腦在做事情的時候總會畏縮不前,因為他總帶著一種拿了別人東西的畏懼心理。但是一旦你意識到,作為一個神聖的繼承者,宇宙間最好的一切都是你的,你完全不需要從別人手裏搶任何東西,這樣矛盾就消失了,戰爭平息下來,“吸引力法則”繼續發揮著作用。

我從來不相信“卑賤”一詞的意義。這種恭謙和低下的態度從來不會出現在我身上——因為那是無意義的。那種以此為美德的人在我看來是很愚蠢的,因為人類是宇宙的精華,人類有資格得到使自己幸福和滿意的一切。但我並不是鼓吹一個人要有一種目中無人、驕傲自大的態度——那樣也是很荒謬的,因為真正的力量從來不會出來炫耀自己。那些氣勢洶洶的人其實骨子裏都是自卑的,他的氣勢洶洶隻是為了掩飾他內心的虛弱。而內心真正強大的人總是冷靜沉著的、含蓄內斂的,他內在的力量致使他不可能氣勢洶洶或者大驚小怪。但是要遠離那些關於“謙卑”的催眠術,那種自卑自賤絕對是不可取的。你記得烏利亞的例子嗎?千萬不要重蹈他的覆轍。要依靠自己的頭腦去開拓自己的疆場。

沒有什麼好害怕的,如果你不害怕這個世界,那這個世界就會害怕你。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而不是蠅營狗苟地生活。不僅是思想上要這樣,行動上也是。不要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大膽地去追求你的理想吧,它們並不遙遠。

成功是你生來的權利

從來沒有什麼東西對你來說太過遙遠——什麼都沒有。你現在擁有的都還不是最好的,還有更好的在後麵等著你。

這世界能給你的最好的東西和宇宙的贈予比起來都是小菜一碟。所以不要害怕,盡管去追求你在生活中想得到的一切吧,把它們當作使你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的工具,直到你對它們感到厭倦。

就好比這兒有一個玩具商店,你盡可以走進去,喜歡什麼就拿走什麼,這是你生來就有的權力。不要有任何猶豫!不要再讓我聽到那種愚蠢的論調,說什麼東西太好了所以不是屬於他的。你就像是國王的一個膽小的小兒子,覺得你不能得到士兵玩具和小手鼓,所以也不敢要求。但是我們都知道,國王的兒子幾乎要什麼有什麼。你也是一樣,因為你是上帝的孩子,你有著最豐厚的天賦和最優越的環境。其實,在實際生活中會發現,小孩子從來沒有這種“某種東西不屬於我”的思維,小孩子凡是看見好玩的東西都會索要,都想據為己有,覺得他們要什麼就應該擁有什麼,仿佛這是他們天生的權力。在這一點我們應該向小孩子學習,因為他們的思維是天生的,未受任何說教或行為習慣的汙染的。因此他們更接近宇宙的真理。如果我們不能像他們一樣,那我們也就永遠到達不了幸福的天國。我們身邊的這些東西就好比上帝的幼兒園裏的玩具,任你取用,不必客氣。

如果有什麼你想要但是沒看到的,隻管開口要求,我們有充足的儲備。你可以隨心所欲地用這些玩具來愉悅自己,盡情享受生活的快樂,用這些條件搭建起自己的理想王國。

但是,還有一點我必須提醒你!雖然我所說的這些都是真的,但是玩具終歸是玩具,不管它有多麼精美,帶給你多大的愉悅,使你獲得了多大的滿足,但是,如果有一天,你的人生超越了現在的階段,而進入更高的境界時,你以前所留戀的這些玩具都應當更新換代,切不可流連忘返,止步不前。因為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著不同的認識和不同的需要,在這一階段合適的觀點,到了下一階段就不再合適,如果固執地堅持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就會在新生活中碰壁。因此,不論什麼時候,堅決不能沉迷在你的遊戲中,這些玩具隻是用來愉悅你和滿足你,為你提供快樂,但它們不是你的一部分,不是幸福的根基,說到底,它們隻是身外之物,你應當隨著環境和身份的變化及時淘汰舊的玩具,索要新的玩具。是你控製自己的玩具,而不要讓玩具控製了你。

這就是做環境的主人和環境的奴隸的區別所在。奴隸們認為自己不夠優秀,能擁有一小部分玩具已經很值得慶幸了,他們也不敢再要求得更多,害怕連到手的這一點也失去。而且他們患得患失,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棄了更高的追求。他們甘於被玩具所控製,甘於做一個奴隸。而主人們呢,他們想要什麼就要求什麼,因為他們知道這是他們的權力,他們不怕自己被說成貪心,也不會為現在擁有的一切感恩戴德,因為他知道在未來還有更好的寶藏在等待他們。隨著時過境遷,現有的玩具已經過時,被淘汰,他們就會繼續要求新的娛樂。當他們的人生又上了一個台階時,他們會毫不留戀,將那些過時的玩具拋在身後,帶著自信的微笑,走向未知的充滿新鮮感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