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心理感應的傳遞
思想波的傳遞
上一章我們說過,心理效應的表現形式與電能和磁能的表現形式極其類似。這不僅在心理的振動和傳遞階段是這樣,在心理感應階段也如此。
在自然科學中,“感應”這一術語常常用來指明哪些能量表現形式所具有的特性,這些能量趨向於在第二個物體中複製出第一個物體的能量波動表現形式,但是兩者之間並不一定要有什麼直接聯係。一塊磁鐵會以磁性吸引另一個物體並使其方位發生改變。一個帶電的物體會通過感應使距離其很遠的物體帶電。熱能在以太中傳遞,並可以遠距離地將自己的振動形式傳遞給其他物體,這種現象尤其在太陽傳遞地球以熱能的例子中更易於讓人理解。甚至聲音波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影響其它物體,就像在那個著名的實驗中,花瓶或者玻璃杯在音樂所產生的振動下,似乎在以同樣的方式回應這種悠揚的樂曲。事實上,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都可以看到和聽到上述這些現象。
思想波動也以上述的方式將心靈的波動傳遞給遠在千裏之外,或者近在咫尺的人,也可以通過中間人在他們共同的力量區域裏建立起相同的波動形式。因此一個憤怒的人會將這種程度的心理波動傳遞給其他人,這種心理波動與其他人的大腦形成一種交往模式,這些人就會感同身受,有想發脾氣的衝動,甚至會感覺到莫名的氣憤。我們都知道在同一間房子裏,如果一個憤怒的人傳遞了自己煩躁的心理波動,那麼爭吵就很容易發生。我們隻要想想聚眾暴動的例子,就能夠清楚地認識到“憎恨和氣憤的易傳染性”,那些易受影響的人很容易就會受到鼓動。對於無目的的情感和感覺來說是這樣,對於有目的的情感來說就更是這樣。一個善良的人碰巧將其和善的心理波動傳遞給他身邊的人,那麼這些人就會在心理上受其影響往良好的方向發展。
心理感應是如何起作用的
演說家、演員、布道者和教師傳遞強烈的思想波動,希望在他們的傾聽者的思想裏引起相同的思想波動,同樣傾聽者也會以與言說者相同的感情回應言說者。當你記起這些言說者如何影響你的感情時,或者當你記起那些演員是如何讓你因同情流淚,因恐懼而全身顫抖,因開心而大笑時,你就明白心理感應是如何起作用的了。
不僅當我們確實處在一個傳遞思想波動的人麵前時情況是這樣,而且當我們受到那些距離我們很遠的人的影響時情況也是這樣,這些人常常是沒有動機的,但如果他了解心理感應的規律,我們就不能排除有動機的可能。
地球的表麵,尤其是那些人口密集區總是充滿了這些思想波。這些思想波傳遞心理波動,與每個人發生聯係,並且總是一邊在人與人之間建立聯係,一邊又使每個人保持中立。也就是說,如果兩種同樣性質的思想波相遇,那麼兩者之間就很有可能建立一種聯係,就像那建立在兩種互相吸引的化學物質間的聯係一樣。城鎮、房間裏或其他地點的“精神氛圍”就是以這種方式逐漸形成的。另一方麵,如果相反的兩種波動流相遇,兩者之間就會存在衝突,這樣雙方的力量可能會相互抵消,兩者勢均力敵,也可能是兩者之中力量大的一方將力量小的一方打敗並占據主動位置。例如,如果兩種心理波動流相遇,一種代表愛,另一種代表恨,如果他們力量相當,那麼兩者就會是一種相互持平的狀態但是如果一方力量過於強大,它就會逐漸奪取另一方的力量。那麼我們很有可能會任憑墮落思想的擺布而毫無辦法。然而,無論如何我們都會受到思想波動的影響,除非我們學會通過既定規律並敢於實踐,這樣就能將其對我們的影響減到最小。我們都了解感覺到強大波動是如何影響整個城鎮、城市和國家,它們會改變當地居民的整個生活狀態。
那種過度迷戀政治、好戰、極端支持或反對某人、以小團體自居的精神波動橫掃他們到過的每一個地方,使那裏的人們受到影響,以同樣的方式處事,當這些人意識到自己的冷酷行徑時,他們就會後悔自己當初的所作所為。煽動者很容易改變人們的想法,具有凝聚力的領導都希望能贏得人們更多的選票和支持,但是這些人因為受到負麵的思想波動的影響,就很容易引起騷動或者發起暴行。另一方麵,我們都了解宗教感情是如何在一種狂熱複興時占據人們的心理的。隻要關乎力量的引導,這些心理波動的影響就必然會依賴於思想和感覺在心靈上所體現出來的力量。大部分人隻在精神生活方麵投入很少的精力,但是我們也能碰到那種思想者,他的思想波動實際上是“生存意誌的一種流動”,因此他的思想對於與他有聯係的人的思想必然具有很強的感應力。這好像證明,許多以同樣的方式思考的人會通過與巨大的精神力量的合流而產生巨大的精神能量。
心靈之間的互相吸引
我們決不能忽視這類例子的另一個特征,那就是心靈之間的互相吸引,人們總是會自願接受那些與自己心靈契合的思想波動的影響。但是這也並非必然規律,因為就算是兩種相互契合的思想波動之間也有可能存在排斥力,更何況那些互相敵對的思想之間。這裏,我們暫且引用陳腐的表達方式去揭示這種真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種精神能量之間的吸引和拒斥的非凡規律正在運行,那些允許自己的思想通過某種路線傳遞、允許自己的思想以某種固定的方式表達的人們總是自願接受那些與他們目的一致的人的思想波動和精神的影響,而總是用自己的思想波動和精神力量去驅逐那些與自己對立的思想。
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這都是不可忽視的事實,兩種同質的思想總是會互相吸引去抵禦與自己背道而馳的思想。占主導地位的生活態度可用來吸引相同的態度並排斥不同的態度,因此仔細辨認你的思想的特質,細心培育你期望的想法,真正地做到“用自己的心去思考”。
有些思想波動傳遞的思想沒有什麼感召力,因此並不受人歡迎,也走不遠,隻能像煙霧一樣緩慢地、慵懶地彌漫在空氣中,可有可無。另一些思想具有明確的目的和意誌,像電光一樣有力地發射出去,能夠傳遞很遠一段距離。微弱的思想波動總是會很快消失,或者在更強大的力量的驅散下,被強大的力量中和。但是強大的思想波動能夠贏得持久的活力和能量。一個人的思想波動如果以這樣的形式傳遞,就會在他的周圍持續震動很長一段時間,無論他到哪裏,那些與他的思想具有某種聯係的人就會受到他的思想波動的影響。許多人會如此強烈地表現自己思想的特性,以至於隻要人們一接近他,就能夠感受到這種影響力。他們時刻保持這種態度,並讓他們身邊的每個人都受到這種態度的影響。
有些人以同樣的方式保持這種意誌力的波動,持續影響他人,使他人感覺到這種意誌力的強大,並自動放棄自己的意誌力,改變自己的欲望。其他人也以同樣的方式將這種思想波動用於使用魔力和吸引大眾方麵,憑借這種力量他們總能將他者吸引到他們身邊。這種原則不僅適用於普遍心理氛圍的每個階段,也適用於直接個人影響的每個階段。
所有心理效應的形式都在心理感應的主線上運行,就像我們這裏所描述的一樣。在所有案例中所遵循的原則都是一樣的,雖然運行方式根據不同階段的表現形式而各有不同。在我們繼續下麵的章節之前,請你牢記自己一定能夠更好地理解這一主題。
20通靈——精神集中法
實現心理感應的兩個要素
實現心理感應的表現形式必須具備兩個原則性的因素是(1)專注(2)精神成像。第一個因素是我們這一章所要探討的主題,下一章將繼續研究第二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