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楊場。兄弟倆出生在富裕之家。是母親張氏十八歲嫁到楊家後連續兩年的產物。
張氏丈夫楊守田,是家中的獨生子,為人忠厚。家中的產業是他的父親精打細算,辛勤勞作的成果。
楊守田的父親楊長富祖籍山東,十八歲那一年,一個人要飯到此地後,被當地的一位好心人招為上門女婿。本就是勤儉的人家,招到的上門女婿更是稱他們的心,從不錯花一分錢。一個鹹雞蛋都能吃三日,家中來客時吃剩下的菜裏麵的肉他都細心的挑出來,用鹽淹好。留再下一次來客人是在使用。十多年後,不但有田地百畝,馬車一掛,騾馬三匹。還長期雇傭長工三名。
張氏嫁到楊家後,深受家裏人的好評,不但有一副說出話來娓娓動聽的巧嘴,麵子活還做得相當的到位。所以,凡是熟悉她的人對她的認象都是那樣的完美。
正月初五,是接財神的好日子,人們早早的就忙活起來,男人們用黃土墊道,淨水潑街,院中排擺好香案,做好迎接財神的準備。
女人們則在屋中和麵、剁餡準備包迎接財神的餃子,百姓們稱初五的餃子是元寶。把院中的事情準備好的揚長富,吩咐兒子燃放鞭炮自己回廚房請寶、供品迎接財神。當他的一隻腳邁進廚房時,映入眼中的情景驚得他呆在那裏。
兒媳婦張氏,站在鍋台旁,雙手從鍋裏提出熱騰騰的餃子,餃子肚朝前,兩個餃子尖往中間一推,一個餃子就被她吃到嘴裏。
不想丟麵兒媳婦麵子的他隻好悄悄的退出廚房,站在門外咳嗽一聲後,再等上一會估計兒媳婦將嘴裏的餃子吞進腹中後,才邁步二次走進廚房。
早飯後,楊長富將兒子喊到自己的房中,命令兒子關進房門,嚴肅地說道;
“孩子媽,守田!和你們說個事,咱們商量一下該怎樣處理。”
“我說當家的,有多大的事弄得你這樣莊重啊。咱家的事就是你一句話的事,說吧!”
“嗨!丟人哪,我問你們,咱的兒媳婦張氏真的向大夥說的那樣賢惠嗎?”
“當然,爹!您是不是聽著什麼閑話了?”
“不是呀,兒子,是我今天早上親眼所見,丟人哪!”
“他爹,到底發生什麼事兒了?”
“今早我看見張氏用雙手在鍋裏抓起餃子就往嘴裏送,就那熱勁有誰能承受得了!你說是咱家造孽了,還是他爹媽對她教育欠佳呀,該不是撞著什麼不幹淨的東西了吧!敗壞門風、敗壞門風啊!”
“兒子,媽說你知道他平日是怎樣做的嗎?我是不想說呀!我是怕你們知道後會容不下她,她畢竟給我生下兩個孫子呀!每次吃飯他都是不上飯桌,都是咱們吃完後他吃剩下的。其實不是那麼回事啊!每次從下廚房起,他的嘴就不閑著,凡是能吃的,他不管冷熱生熟,都往嘴裏塞。她比你爹說的還嚴重,就她那雙手真是特殊的得很,別說是在鍋裏能抓餃子吃,就是滾燙的酸菜鍋他也能把肉翻出來,塞到嘴裏。每回吃飯前她已經把肚子填到七八層飽了。我總想把她的事兒告訴你爺倆,就怕你倆把持不住火氣把她休了。就怕這樣的事兒傳出去丟臉啊!我也無數次的教育過她,前幾回倒是有些檢點。時間長了就不管用了,就是我說她時,她的嘴也在小聲的嘀咕。我心裏明白,她是表麵上裝的孝順,心裏在罵我呀!特別是近些日子,變得很不懂事。初二咱們出去拜年回來時已經點燈了,你們喝多了進家門就躺下睡了,我到廚房裏看了一下。她竟然把咱們正月十五祭神用的豬頭給糊吃了。早晨起來玉兒還告訴我說,媽媽給他們的肉可好吃了,不許告訴爺爺、奶奶、告訴爸爸。我的天哪!兒子我說你可不能再要他了,她是咱家的掃把星啊!”
“你個老不朽的,你為什麼不早說呢!我要是早知道她是這樣,咱早就把他給休了。兒子,聽爹的,現在咱就休了她。”
“爹!我看還是算了吧,你的兩個孫子還小。”
“不行!我的意思就是趁著孩子不懂事把她給休了,怕我的兩個孫子跟著她學壞了。”
“休了她,我的孫子我能帶!我能養!”
“爹!媽!你們就別生氣啦,她也和我說過她做的那些事兒被媽發現後媽是如何的教育她,還說媽早晚會把她的德行告訴爹的,爹知道後一準會休了她。其實你們不知道,她嫁到咱家就是她給咱下好的套。她的一個表哥是咱們這有名的土匪,她說隻要咱休了她,她表哥就回領著手下的嘍囉砸咱們的響窯。將咱家裏的人全部殺光。”
“有這種事兒?我還真的沒聽說過。”
“他爹,真要是有這樣的事咱得好好的打聽打聽。拿準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