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有,家中八個姊妹中最小的一個。當然,前麵七個全部是他的姐姐,父母年近五十歲時才完成家族繼承人的製作。加上宋家是代代單傳,所以,宋有自然就是家中所有人的重點保護對象。
五歲前,宋有的生活就是在炕上度過的,原因很簡單,冬天,怕天氣冷凍著。夏天、天氣熱,怕曬著,秋天,天氣爽,怕蚊蟲叮咬。春天,風大瘟疫多,怕被傳染。所以,這一帶的郎中就成了他家的常客,這一帶的巫婆神漢們就和他家成了莫逆之交。小小的年紀,每天服到腹內的中藥熬成的苦水代替了一日三餐。每個月無數次送到土地廟中的冥幣花去的金錢超過了他的零用錢。
當然,還有那些巫婆神漢們的還身替命方法,宋家從最基本的開始做起。一歲還的是老爺廟的幹淨童,財神廟的木梳被禿子。兩歲時還的是老爺廟的司陪童,上帝廟的桃花禿子。三歲時還的是老爺廟的牽馬童,嶽王廟的桃禿子。四歲時還的是老爺廟埋汰童。火神廟的毛禿子。五歲時還的是老爺廟的烹茶童。城隍廟的栓馬樁禿子。
宋家把能想到的方法全部用上了,把能求的關係全部動用了。還是不見宋有的身體好轉,被逼無奈的宋有父親隻好到廟上許願。
農曆二月十九,宋有父母來到觀音閣,虔誠地跪在觀世音菩薩麵前,三個響頭,三個長揖大禮參拜後,宋有父親含著淚跪在蒲團上許下重願;
“小老兒宋旺財,誠心的請求觀世音菩薩幫助我兒宋有早日脫離疾病纏身的日子。我兒的身體早日的強壯起來。如果能實現我的願望,小老兒宋旺財必有重謝,為您重塑金身。”
許完願後,夫妻再一次跪倒磕頭。二人的舉動被一旁的小和尚看見,見二人起身後忙迎上來雙手合實高頌佛號;
“阿彌陀佛!敢問施主您在許願?”
“是的,大師傅,有什麼指教?”
“不敢!阿彌陀佛!敢問施主可是為你家公子身體健康的是許下的願?”
“大師傅,您是怎麼知道的?”
當然知道,宋旺財一家人隻是不知道外麵的人對他家的評論。周圍十裏八村的人沒有不知道他家公子的身體狀況的。特別是那些巫婆神漢們,為了吹噓自己的本事每次從他家裏走出來,第一件事兒就是和百姓們宣傳自己是哪一位大仙兒上身怎樣給宋有看的病,為自己做免費的廣告。這些人還是寺廟裏的常客,有時為了一個問題、為了共同的利益還能坐在廟裏細心的討論,有時為了一個患者、一個涉及到他們個人利益的問題就會相互排斥、相互揭底,相互爭功。所以,宋家公子的事自然就成了廟裏出家人茶餘飯後議論的焦點了。宋家的人除了公子外,也是這一代的公眾人物。和尚認識宋旺財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阿彌陀佛,宋施主,我是從您的誠心誠意的態度中看出來的。施主,剛才您二位許願時觀世音菩薩點化我,命令我前來迎接您,請您二位到我的掛簽兒前抽上一簽。按照簽上的提示,你家公子的災難自然就會解除了。”
“多謝!多謝!大師傅您費心了,拿著,這是大洋十塊,是我夫妻送您的辛苦錢。”
“阿彌陀佛!小僧不敢,小僧不敢!“
小和尚嘴裏說著不敢,眼睛卻死死地盯著宋旺財手中的十塊大洋,伸出雙手快速的接在自己的手中,用眼睛的餘光掃向周圍,沒有發現廟裏的出家人後,順速的裝進自己的衣兜裏。滿帶著笑容的說道;
“二位施主請,請隨便抽上一簽,今天的心願就會徹底地有答案了。”
宋旺財激動地雙手亂顫,在小和尚為他準備得銅盆中虔誠的洗著那沾滿香灰的手,一遍、兩遍、三遍,三遍後再用小和尚為他特意準被的新毛巾擦幹雙手,恭恭敬敬的站在掛簽兒前,閉緊雙眼,口中感激的笑聲念叨著;
“感謝觀世音菩薩為我指點迷津,感謝觀世音菩薩為我指點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