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平地的秋天,太陽已快落山,賣了一天雜貨的貨郎李奇山為了趕在日落前回到家中,放棄了人多路寬的大道,抄很少有人行走的小路向家裏急急忙忙的趕去。
路過一片墳地時,李奇山聞到一股十分濃鬱的酒味,從一個大墳後麵傳來,以為是有人喝醉就在此處醉倒的李奇山挑著貨擔走向墳後,沒有看到意料中的醉漢而是看見一隻狐狸躺在墳後,醉意朦朧的睡著。好心的李奇山看著狐狸不禁搖搖頭說道:“這是叫我遇上了,要是被那些貪財的人遇見你,明年的今天可就是你胡大哥的周年了。怎麼辦呢,我要是在這看著你,這天眼見著就快黑了,又怕家裏的父母掛念,也怕老婆孩子惦記,可不搭理你胡老兄,真怕有人趁你這醉勁把你給害了。我不是見死不救的小人嗎!沒辦法,胡老兄,如果你信得著我,我就把你請到我的貨擔裏麵,挑回我家中,請你在我們的柴房中醒酒,酒醒後你再走,如果你信不過我,我抱你時你就和我抗爭一下,但您千萬可別傷我,我絕無惡意。”
李奇山說完這番話後,放下擔子,伸手去抱酣睡在地上的狐狸,狐狸隻是抬眼看了看他,真的沒有動。李奇山就順勢把狐狸放在貨擔上,挑回家裏,放在柴房中。
第二天早起後,李奇山挑起擔子準備出門賣貨時,忽然想起昨天晚上的事情,來到柴房查看,見狐狸沒在房中,也沒多想,以為狐狸醒了,逃回山林了,就和往常一樣挑起貨郎擔子走村串巷的做著他的生意。
一個月後,李奇山覺得自己的生意特別的火,不但貨賣的多,而且還能賣上好價錢,三年的時間就從村裏搬到縣城開起了雜貨鋪,生意自然是很是紅火。
抗日戰爭爆發後,熱衷報國的李奇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的地下組織,並且在縣城以開雜貨鋪做掩護為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收集情報。
一次,他從二鬼子口中得知日本鬼子出動一千多人去圍攻一支三百人的抗日隊伍,本想用平日加急的方法通知組織敵情的李奇山,見形勢太急不能耽誤,就把十六歲的兒子派出去給部隊送信,兒子李福長,曾跟父親到過部隊駐地,也認識部隊的首長,接到父親的命令後,知道事情嚴重性的李福長,從家裏出來一路緊跑,向部隊駐地趕,在離部隊駐地不到五裏地時,李福長發現日本鬼子已經把此處包圍,急的他選中一個看起來守衛薄弱的地方就想衝過敵人的封鎖線,遺憾的是幾次都沒能成功,都被敵人用密集的子彈送回原地。就在他束手無策時,發現前麵不遠處的有一位白頭白須白眉的老人向他招手,示意李福長跟他走。實在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的李福長,隻好跟著白胡子老人後麵向前跑去。
老人帶著他左拐右拐的竟然在很短時間就從敵人形成的包圍圈中間縫隙中穿過去,把情報送到部隊。一支三百多人的隊伍又在他的帶領下,又從來時的路順利走出敵人的包圍圈。
完成任務的李福長並沒有回家,而是留在部隊當上了偵察兵。每次他遇到難事時,白胡子老人都能準時的出現並帶他化險為夷。
八年的抗戰,他參加戰鬥無數,身體沒有受過一次傷。全國解放後,他轉到地方工作,從未為自己謀過私利,九十二歲時含笑離開人世。
李福長隻有一個兒子李進,十八歲參軍,二十四歲轉業,轉業後分配到地方的公安局從事交警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