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刻——
那金青色的霞光,恰已然如拂湖的微風一般,掃過了白色的石柱、掠過了淺灰的地麵、撫過了映旭的虛空,帶來了一片撐眸欲裂的輝彩!
馳名已久的雙門大校,也終於是要開始了!
因為那些金光與青暈,赫然是炸裂成了一片滂渤如汪洋的霧氣!
倏地一下,呈球狀一擴,它就在地麵上凝結出了萬千道光圈,在半空中固化為了九片光毯。光圈分大小二類,大者為方,若一“回”字,內黑而外青,恰有九九八十一,散落得平均而規整;小者為圓,形如一餅,褐如枯草,數目亦多達八千有餘,均圍繞前者而成圈。光毯等距間布於四柱之間的四條棱線上,高度堪於須慧等人臀下的蒲團相齊,北麵有三呈玉色,其他三麵均為岩色二者並列,其形狀亦大致呈方,卻比地上的方形光圈長了許多,也寬了許多。
此三物甫一撞入他的眼眸,緊接著便又開始了下一步的蛻變,一霎的騰湧,便盡皆成了一片滃滃澹澹的煙雲。
觀其漸漸隆起、漸漸扭曲的趨勢,這大小二類光圈與光毯,竟似是要變成一座座的豎碑、一塊塊的蒲團、一把把的硬椅!
察覺一道忽生不意的引力,一直獨立於眾人之外,靜眺這一切的雲山,在這一瞬,赫是當即就又皺起了眉頭。
烽煙之焦氣,寒柝之鏗鳴,起自於了暗夜之後,這穀裏的所有東西,就都變得怪異了起來,就像是蒙上了一層謎紗灰幕似的,讓人看得確切,卻又看不分明。
窺到那些恭謹猶殘於麵上的人,接連生變的臉色,聽那些漸起如蚊嗡的,或大或小之議論,他便也就即時確定了,此屆的雙門大校,確實非是那本《白龍穀萬事注》記載有誤,而是真的出現了一些不同於以往的改變。
這道指引他的異力,並非是他所獨有,而這光霧凝化以成的蒲團,雖是模樣與真品無異,卻也同樣是不曾出現於往昔諸屆裏的東西。
“師伯——”
“須屠師伯,這是怎麼回事?”
……
“肅靜!”
“爾等還不快快歸位?!”
“莫要喧嘩了!安心就座便是了!不過就是替換了幾個錦墩而已,我們這幾個老家夥,莫非還會害了你們不成?”
……
嘰嘰喳喳的議論聲裏,才冒出來幾道詢問聲,就當場被壓了回去。雲山見此,雖同是有疑,卻也總算是知道些好歹,沒有選擇貼上前去,步之後塵。更何況,剛剛那霧氣膨散漲縮的一瞬間,他還捕捉到了幾絲隱在空氣裏的,似曾相識的異樣氣機,故也能勉強猜到個幾分。
這恐怕——
又是他那位赤戶師叔祖的某種布置了吧?
加上那四柱頂端的位置,這裏合共十三個座位,究竟都對應著誰,除了那北麵特異的玉色三座,他還有些頭緒以外,其他的,他自是不清不楚。但今日看來,遠空褪去清冷之時,霞光隱於天空之後,這穀裏擺在台麵上的十位須字輩,全員到場多半是個妄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