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經閣苦讀思會武(2 / 2)

“經閣乃是出雲典藏所在,是出雲的一處聖地,內分三層。一層是修煉常識、草藥百科,可隨意觀看;二層藏著門派大小道術,上有禁製陣法,若要觀看,須經由師長準許,看守經閣的長老解除禁製方可;三層則是門派重地,聽聞內中藏有出雲諸多秘術,更有奇異丹藥,上古遺物,常人不得入內。故而這些弟子都是進入經閣研習術法、探討道術之輩。”林道人解釋道。

白逸聖觀察許久,心中甚是驚訝,這些上下之人,不少都看不出深淺,想必乃是化元境界的修士,有些修士的氣息波動即使隱晦,卻比林道人更加恐怖、悠遠。不禁暗道:出雲宗五峰真是人才輩出,難怪丹峰勢弱被欺,現在看來,五峰倒是還未曾下了重手。

思索之間,便到了經閣,白逸聖仰頭一看,不愧是出雲聖地,端的是玄妙無比。全閣由棕色木料建成,有三四層高,看不見頂,此時靜靜地懸浮在空中,地麵上有一座灰色石台,上頭豎著八根矮石墩正對著空中的經閣八端。任是山上風吹雨打,經閣仍然穩當當的懸在半空兩千餘年,當真是天工開物,匪夷所思。

林道人讚歎道:“此經閣乃是出雲師祖所建,師祖精通八卦易道,在此地布下了八門懸空陣法,使得經閣懸浮半空,這樣可免天災人禍,保經閣不失。此等神奇陣法,我來此無數次,仍是心中震撼。”

“林前輩,莫非我等要飛進去不成?”白逸聖望著天上的高閣,玩笑道。

“自然不是,你且去尋那位老者,他自會放你進去。”林道人笑道。

白逸聖一看,那八門懸空陣的陣基中央,正盤坐著一個白袍老者。老者臉色紅潤,須發花白,飄逸到地,手持一柄道家拂塵。仿若萬年不動的頑石般,靜坐陣中,白逸聖竟感受不到一絲的氣息。心知此必是一前輩高人,於是上前行禮道:“前輩,晚輩想要進入經閣一層閱覽典籍。”

老者微閉的眼睛睜開一條小縫,打量了一番白逸聖,目中露出一絲精芒,作聲道:“閉眼。”白逸聖急忙閉上眼睛,老者拂塵一揮,光芒閃過,白逸聖便不見了蹤影。老者睜開眼睛一瞧,遠處林乾正對他恭敬行禮,目中不禁露出一絲疑惑,自語道:“適才那小家夥體內靈氣濃厚無比,不知為何還隱隱帶有一股令人顫栗的氣息,看他的樣子,似是火行單脈的天才小輩,為何會與丹峰的小子一起前來?”

白逸聖一陣恍惚,再睜開眼,竟是已到了經閣一層,四周是滿滿的書櫃,一排排的經卷堆疊成山,一股書香氣味撲鼻而來,讓人心中不由得安定下來。

翻查許久,白逸聖終於找到了一篇名曰《修真要典》的典籍,當下埋頭苦讀起來。

原來,修真界的境界劃分為開靈、化元、凝丹、元嬰、元神、出竅、通天、脫劫、化仙,每個境界分小成、大成、圓滿三個小境界。修至開靈境界,則壽元約有一百五十年,若是到了化元境,則壽元有三百年,其後凝丹六百年,元嬰一千年,元神兩千年,出竅四千年,通天八千年,脫劫則有萬餘年的壽元。若是到了化仙境界,則壽元無窮無盡,此時已是半仙之體,隻需溫養數百年,便可飛升成仙。

而修士所用武器,也是種類無數,有劍,刀,矛,鞭,弓,槍,鉤,戟,杵,槊等等不一而足,道家修士帶寶劍,亦有手持拂塵著。佛家修士則以杵、棍、杖、缽居多。魂道修士神秘無比,極少使用兵器對敵。魔道修士則五花八門,樣樣都有。武器的等階,又分為玄器、靈器、寶器、真器、仙器。器分天品、地品、人品三等。

道家的術法,又分法術、玄術、道術、仙術,內分上中下三品。佛道、魂道、魔道雖脫胎於道家,卻走的是迥然相異的道路,其所修之法皆背離了道家的五行根本。佛魂魔之中,既有肉身成聖者,又有修魂成聖者,更有修心成聖,煉器入體等等千奇百怪的修煉之法,卻不是專修五行的道家正統方法。

仿佛重新認識了修真界一般,白逸聖對這神秘、奇異、不可思議的世界突然有了一絲興致,沉浸在源源不斷的知識中,時間分分秒秒的流逝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