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有歌謠曰:“出西陵,見古道,祁莽氣如宏,猛士持兵入其中,若得還,真英雄;入祁莽,翻山林,蜿蜒九折嵩,不見山中有鶴穀,更難覓,仙人蹤。”
鶴穀,是東域西南凡人口中長傳不息的閑時奇談,傳言鶴穀乃是位於西南凶險莫測的祁莽山巒之中,終年雲霧飄杳的神秘山穀。那裏山清水秀,生機勃勃,一年中隻有春冬兩個季節,更有仙人居住於彼,仙跡散播附近地垂。
那些在家務事的中年婦女,每晚見兒子讀罷歸家,都少不得喃喃念叨一番:“似這等辛苦讀書,還不定中個功名升官發財,反倒是要給那鶴穀中的仙人挑了去,那才是一朝得道,萬世無休呢!”村間鄰裏,也總有些奇奇怪怪的傳聞,什麼哪家的孩子在河邊撿著仙人遺留,入那祁莽山巒尋了仙人呀,哪家的孩子被一白衣道士禦空帶走拉,不一而足。
因為這個,附近的茶館行業倒是常年興隆,不少說書人得了消息,風塵仆仆的趕來西南做起了生意。
凡人說鶴穀,總是不忘帶個仙字,若輪著“仙人”說起鶴穀,那無非就是“出雲”二字了。出雲宗,乃是修真界一個小有名氣的修道門派。宗門居於祁莽鶴穀,由鶴穀主峰鶴貫峰形如一隻飛鶴穿雲而過,故而得名。出雲宗始祖也因其於鶴貫峰悟道,而取鶴貫的神韻化為宗名,創下了出雲宗。
建宗兩千二百年餘年來,也算是有了底子,因是修道門派,故而劃分除鶴貫峰外另七座大峰,供於弟子修煉。分別為修火行的大梵峰,水行的玉泉峰,金行的淩耀峰,土行的渾天峰,木行的碧羅峰,以及修習煉丹之道的丹峰,煉器之道的器峰。每兩百年,便有宗門弟子被派遣下山,在凡人當中挑選上好的苗子,入宗修煉,至今已傳承十一代,在東域西南地區也算是小有薄名。
此時的鶴穀,正值發春之季,入眼皆碧,穀中時有修士遁光劃過,異禽棲息於樹林之中,走獸盤踞山腳,一派安寧氣象。
鶴穀,丹峰之中,滿身大汗的白逸聖一個激靈,緊繃的身體徒然鬆了下來,“叮玲”一聲,原本顫顫巍巍漂浮在半空中的藥鉑砸在了地上。
“咳”白逸聖輕歎一聲,擦了擦額頭的汗漬,喃喃道:“真不愧是五脈‘神體’,好不容易練會了馭物,卻連站都站不穩了,照這樣下去,怕是到死都無法突破開靈之境了。”
“砰”一聲,房門被人大力踹開,進來一個滿嘴絡腮胡,頭頂光光的大漢,一進來便滿臉凶狠地指著白逸聖罵道:“小崽子,幹什麼呢,若是砸了我的藥缽,要你小命!”
“砰”,門重重地和門板撞在一起。
白逸聖苦笑一聲,急忙拾起地上的藥缽,重新搗起了藥。
他本是四處流浪的孤兒,一年之前,恰逢出雲宗二百年之期,那收徒道人見他似是有修仙體質的脈象,便將他連著一撥孩童帶來這出雲宗,再做具體的脈行測試,結果卻是令測試的一幹長老們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