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鄭德石橋 大有同人(1 / 2)

轉眼間,半年過去了,眼看著大橋就要修好了。可是就在大橋接頭的時候,連著下了三天大雨,河水暴漲,竟把沒有建成的石木橋給吹散了。鄭老爹聽到這個消息後,大為震驚,幾乎暈倒過去。嚴豫知道橋塌了,鄭老爹大為傷心,便到漢陽安慰鄭老爹,希望他好好保養身體,建橋之事暫且作罷。快要建成的橋一塌,可謂前功盡棄,功敗垂成。鄭老爹對此長歎不已,六歲的孫兒鄭博付便問鄭老爹為何總是歎息,鄭老爹說道:

“爺爺花了好多錢建的橋被水衝垮了,錢財付之東流,所以爺爺心中惋惜啊,不由的就哀歎。”

“爺爺,你建的橋為什麼會被洪水衝垮呢?”

“因為爺爺建的橋不結實,經不起大的洪水衝擊。”

“爺爺,那你為什麼不建一座又大、又高、又結實的橋,洪水來了怎麼衝也衝不垮。”

鄭老爹聽後默不作聲,隻是對著孫兒微微一笑。

兩天後鄭老爹又來到流沙河,洪水已經退去,河道中隻剩下幾個殘缺的橋墩,橋梁已毫無蹤影。鄭老爹問建橋師在流沙河上建什麼橋才能抵抗洪水。建橋師說石木橋太過簡單鬆散,經不起洪水的衝擊,要想在流沙河上建一座堅固的橋,石拱橋最為合適。鄭老爹問建橋師在流沙河上建一座石拱橋要多少錢,建橋師說至少也要一萬輛銀子。鄭老爹一聽臉色突然就沉重起來,猶豫之情溢於言表。鄭老爹籌建一座石木橋還是能夠辦到的,可是要建一座大的石拱橋恐怕就力所不及了。正好嚴豫經過此處,看到鄭老爹和建橋師正在討論,於是上前拜見,向鄭老爹問安。鄭老爹問嚴豫來到河邊何為,嚴豫說他正要同病人家屬前往南岸救治病人,需繞道上遊五裏的神龜渡乘船,故此經過這裏。嚴豫再次向鄭老爹表達歉意,說自己不應該建議鄭老爹在這條不應該建橋的河上建橋。鄭老爹聽後,突然放聲大笑道:“大禹治水,八年有餘,三過家門而不入,身先士卒,眾誌成城,終於除掉了水患。你我雖然無聖人之誌,驚世之功,但區區一座橋就能讓我們知難而退,豈不聞大禹王而汗顏,見洪水而生畏,如是有何麵目教導後人。”嚴豫答道:“鄭先生此話在理,大禹王功高德廣,非常人能比,吾等建一座橋豈敢妄談有功,何況橋未通而毀於洪水,實在可歎。鄭先生有何高見,晚生願意洗耳恭聽。”鄭老爹說道:“我要在流沙河上建一座石拱橋,可抵擋百年不遇之洪水,一勞永逸,惠及子孫萬代。”嚴豫笑道:“鄭先生深謀遠慮,晚生實在佩服,願與先生同心協力,共建石橋於流沙河之上。”鄭老爹突然問道:“聽說嚴大夫有一塊寶玉能占會卜,可否為此橋算算吉凶,也好讓老夫心裏有個底兒。”嚴豫聽後,想了一下說道:“好吧,反正我好久沒有算過卦了,今日就為此橋的運數算一卦。”

於是,嚴豫拿出通靈寶玉,用銀針刺破手指,將血液滴到寶玉上。不久寶玉上就顯現出一個圖案,乃是同人卦。同人,就是會同他人。同人卦,闡釋和同的原則。此卦的主要精神是:首先應當破除一家﹑一族的私見,重視大同,不計較小異,本著大公無私的精神,以道義為基礎,求同存異,積極的會同他人共謀大事,才能實現大同世界的理想。其卦辭曰:同人於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意思是:與他人在野外會同,順利,有利於涉越大江大河,有利於君子堅持。大同卦上乾下離,即天下有火,火焰照明了天空,天空得到火焰的光明,更加明亮,兩卦相輔相成,共謀發展。嚴豫對同人卦解說一番後,說道:“此卦出的好啊!隻要我們眾誌成城,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何愁此橋不能修通。”此時嚴豫將通靈寶玉顛倒過來,發現同人卦變成了大有卦。上卦為離,為火;下卦為乾,為天。火在天上,普照萬物,萬民歸順,順天依時,大有所成。大有卦,離火在乾天之上。在天候上就是晴天麗日,在人事上是蒸蒸日上之象。大有,就是極大的富有,是力量、物資、氣運充沛的意象。處於君位的六五是大有卦中唯一一個陰爻,群陽近而比之,遠而應之。象征著君主善於禮賢下士,得到賢能的人才輔助,將天下治理的很好。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者宜為下。這就是“大有”真正的含義。因此,其卦辭曰:元亨。嚴豫喜出望外,指著流沙河說道:“今日得“大有”、“同人”二卦,何愁此橋不通。我嚴豫願意與鄭先生同心同德,共建此橋,直至橋通人行。”鄭老爹聽了嚴豫一番激勵,心中又燃起了希望之火。接著二人暢談一番,才行禮告別。

鄭老爹回去之後,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兒子鄭泰元。鄭泰元很不情願擔負起這樣的重任,但是父親執意要建石拱橋,他也無可奈何。此後,鄭老爹開始東奔西跑,到處籌措建橋的銀子,先是在漢陽籌錢,再後來就去漢口,江夏等地,整個漢江口的地域都被他跑遍了。官府衙門的門檻都快被他拌破了,親戚朋友見了他如同躲避才狼虎豹,街坊鄰居見他連招呼都不敢打,都怕鄭老爹勸自己捐款。舟車勞頓,四處遊說,倍加辛苦,可是鄭老爹卻義氣不減,精神抖擻。更離譜的是鄭老爹覺得乘車坐轎又慢又不方便,於是改乘高頭大馬,日行五六十裏路,去更遠的地方去籌錢。鄰居和朋友見了瞠目結舌,還以為自己看錯人了。有人問鄭老爹道:“你身患腸疾無藥可救,為何現在如此精神,絲毫不像身患絕症之人。”鄭老爹答道:“誰說我有病?我的身體和牛馬一樣健壯,和日月一樣恒常,像溪水一樣清淨,像鮮花一樣芳香。談何毛病?”此話一傳開,大家都很驚奇,讚歎道:“鄭公神人也,似大禹王下凡矣,無視疾病,專於建橋,惠人忘己,大公無私爾。”一個月後,鄭老爹在原先建橋的基礎上準備重新建一座石拱橋,在鄭老爹的催促下大橋的建設又開工了。鄭老爹一邊籌款一邊監督建橋,忙的不亦樂乎,朋友和一些富商見鄭老爹籌錢為他鄉建橋修路,十分感動,於是紛紛伸出援手,慷慨捐款。流沙河兩岸的百姓聽到鄭老爹大公無私為他們建橋,心中無比感激,也紛紛捐款,希望這座橋能早日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