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世外桃源 有屯而始(1 / 3)

第一章世外桃源有屯而始清瑩秀澈出九泉,隱於山林羞不見。涓涓溪流愛輕柔,彙入山澗聚龍潭。浸潤萬物照雲天,滋養幺妹生秀顏。更有鯉魚戲活水,瓜果良田繞桃園。有水必有陸,有陸必有天。水乃生命之源,萬物之需,雲雨之魂,天降之露。柔而凶,滔而緩,淺而深,清而渾,包羅萬象,洗滌萬物。故愛而惜之,親而近之,敬而遠之。且說上官雲飛進了世外桃源,與嚴氏一家比鄰而居,隔河向往,每日閑來無事就去龍潭邊釣魚.他坐在大石頭上,吸著煙鬥,時而望著魚漂,時而望望天空,實在悶得慌,就哼一段小曲解解悶.嚴二家有個兒子叫嚴豫,老喜歡逗這個麵目凶煞的老頭開心,時常把上官雲飛的魚兒驚跑,有時還把上官雲飛釣上來的魚放跑.但是上官雲飛不但不生氣,而且還覺得這孩子挺可愛,經常叫嚴豫到他身邊,給嚴豫講故事.崇禎十二年,大明王朝兵荒馬亂,嚴二一家被誣陷窩藏義軍,官兵要殺嚴二及鄰居五家.幸好上官雲飛出麵相救,嚴二一家才躲過一劫.後來經高人指點,嚴二帶著全家離開潞州上原村,進了世外桃源,開始了與世無爭,清靜自然的野居生活.世外桃源中山清水秀,溪溪相通.山如翠屏,溪若飄帶.峰下有穀,穀中有溪,煙幕淡淡,啼鳥翩翩.肥田沃土,瓜果飄香.朝見初雲,暮降細雨.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雞鳴犬吠,屋舍依稀.牛羊自食,無韁無束.其形若不周仙山,四麵懸崖,雲霧繚繞,飛鳥不前,溪流傾瀉.其上有四山、四穀、四溪和龍潭。四山夾四穀,四穀生四溪,四溪相聚於中心龍潭。四山分別是:東北方林峰、東南方暈暉峰、西南方福峰和西北方旮旯峰;四穀分別是:北穀鳴鳳穀、南穀子規穀、西穀春澗穀和東穀秋浣穀;四溪分別是:北溪淑水、南溪瀟水、西溪雲夢和東溪百彙。溪水清澈無瑕,甘甜爽口,四季常飲,可使人百病不生,身強體健,容光煥發。這四溪源於山上的九泉,分別是東北林峰上的仁泉和禮泉,東南暈暉峰上的辰泉和酉泉,西南福峰上的孝泉和義泉,西北旮旯峰上的宇泉、洞泉和龍泉。小小桃源,納戶二十餘所,不足百人。或居於山下,或居於山腰,村民稱其為井村。嚴豫一家居住在旮旯山下淑水之西,上官雲飛的草屋則在林峰之下淑水之東。淑水上有一個小木橋,連通兩岸,兩家常有來往。嚴豫年方十五,活潑好動,敏而好學。其母姓黃,名燕雲,身患頑疾。全身疲憊,四肢乏力,周身不適,活動遲緩,心情抑鬱,失眠健忘,食欲不振。時常肌痛、關節痛,頭暈,心慌。麵色無華,色斑,頭發脫落。井村之人,飲四溪之水,百病不生,身體健康,心情舒暢。唯獨嚴豫的母親有此症狀。村裏的人都很不理解,常來探望詢問。嚴豫的父親則解說道:“這都是明軍惹的禍,我娃他娘看到鄰居家滿門斬首,嚇得魂飛魄散,心驚肉跳,瞠目結舌,當即就昏倒在地。雖然躲過一劫,確落下這個病根子。草藥吃了不少,也沒用,好大夫也問了不少,也無良方。哎!到了這世外桃源,病情雖然緩和了一些,但總會複發,難以根治。哎!沒辦法,隻好苦了孩子他娘了!”嚴豫每次聽到他父親的哀歎,心中就難過不已,看到他母親瘦弱無力的樣子更加心酸。於是,他暗自勉勵自己一定要學習醫術,找到神藥良方,治好他母親的病。嚴豫對醫術很著迷,經常問村裏人有關治病的藥和良方,有時還去問上官雲飛有關外傷的治療方法。可是村裏人很少生病,對醫術也不是很重視,知道的藥方很少。所以嚴豫也隻能按照他娘以前用過的藥方去山上采藥。可是山上的藥材有限,方劑中的某些藥材居然采不到。一天,嚴豫和弟弟嚴豐去旮旯山上采藥材。二人形影不離,手扶竹竿一起向山上爬,唱著他們自己編的歌謠。旮旯山頂雲霧繚繞,遇風即成雨。這天他們爬的很高,直到雲霧遮眼,十步之外連人臉都看不清。嚴豫采藥時不小心,一腳踩空,從山坡上滾了下去,載了幾個跟頭,竟然撞到一棵樹上。嚴豫撞的頭暈目眩,看看周圍白霧茫茫,心中很害怕,大叫嚴豐的名字。嚴豐應聲,欲從山坡上下去找嚴豫。嚴豫聽到前麵有嘩嘩的流水聲,便向前走去。一條溪水攔住了他的去路,他又順溪水向上走,遇到一個山洞,洞中有溪水流出。嚴豫大喊道:“小豐,我在溪水源頭的山洞裏,你快來啊。”嚴豫走進洞口,看到洞口兩邊有兩行字,曰:“今時今日天地交,別開洞天大不同。”嚴豫很奇怪,走進黑乎乎的石洞,聽到泉水從洞裏湧出的聲音。他心裏想:“難道這就是村裏人說的洞泉嗎?”他感覺有些口渴,便想喝洞泉裏剛流出來的水。於是他趴在泉口邊喝了幾口泉水,泉水果然純美。此時泉水中發出亮光,藍而淡,綠而瑩,照亮了昏暗的山洞。嚴豫起初很害怕,以為有水怪。後來仔細一看,好像是水裏的一塊小石頭在發光。強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伸出手,從水裏撈起那塊石頭。石頭出了水麵,原來是一塊扁圓形的翡翠玉石,晶瑩透亮。嚴豫高興不已,在手中把玩著這塊翡翠。他從山坡上滾下來時,把手指劃破了,血漬沾到翡翠上,居然逐漸地滲入翡翠內部,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圖案。這個圖案由六條橫線組成,從下往上看,第二橫、第三橫、第五橫和第六橫是連續的直線,第一橫和第四橫是中斷的直線。嚴豫正在納悶,他的血液怎麼會鑽進玉石裏,還形成這種奇怪的圖案,這是什麼圖案呢?就在嚴豫納悶之時,突然,山洞中狂風驟起,光彩混淆,七色不分,將嚴豫卷到空中。嚴豐聽到嚴豫在洞中大叫,剛跑到洞口,竟然被洞中吹出的風吹倒在地。風停之後,嚴豐進洞找嚴豫,竟然找不到嚴豫。嚴豐大為吃驚,慌忙下山,去告知家人。嚴二得知兒子失蹤了,便和鄰居帶著火把上山,到洞泉去找嚴豫。可是進了山洞,什麼也沒找到。眾人又四處尋找,把旮旯山找遍了都找不到。到了晚上,上官雲飛到嚴二家問嚴二這世外桃源可有通向外界的出口。嚴二這才恍然醒悟,自問道:“難道小豫出了世外桃源?”嚴豫的母親、爺爺和奶奶都問這是怎麼回事。嚴二這才說道:“旮旯山上的洞泉是世外桃源通向外界的出口。當年,我在洞泉裏睡了一覺,夢見恩公有難,向我求救,夢醒之後,我就到了黃河邊,三日後就在岸邊碰到恩公。後來,恩公無路可走,我就帶恩公進了世外桃源。”嚴豫的母親焦急萬分,問嚴二該怎麼辦。此時上官雲飛說道:“小豫他娘,你擔心孩子,我能理解。嚴豫的情況雖然不容樂觀,但是他已經長大了,多少能自力更生了,你也不要太過擔憂,別傷了身子。嚴兄弟,我們今晚再去洞泉看看。”嚴二應聲說好。可是他們在洞泉周圍什麼也沒找到,隻得無功而返。嚴豫清醒後,發現自己躺在另一個山洞裏。寒冷的空氣正侵襲著他的身體。他手腳冰冷,全身透涼。他的棉衣太薄了,不足以抵擋外界的寒冷。這個山洞也很奇怪,洞中光線昏暗,下生一泉,有兩個洞口,泉水分別從兩個洞口流出。剛過午時,陽光斜照進洞口,嚴豫看到溫暖的陽光,欣喜地走出洞口。他需要陽光,需要溫暖。嚴豫走出麵向東南方的洞口,沐浴著輕柔的陽光,他不經意間看到兩個洞口間的石壁上刻著一首詩,詩曰:齊天大聖鬧天宮,灑落瓊漿淋此峰。草木陰森抱清泉,南北分流各不同。淙淙向南為淨水,潺潺向北作愚溪。淨水重陽花芳香,愚溪陰鬱飲虎狼。嚴豫讀後很奇怪,自問道:“同一個泉裏流出的溪水,為什麼會變成不一樣的溪流?”於是他去查看向南流淌的溪水,發現有一個石頭上刻著“淨水”二字。接著他又去查看流向北方的溪水,發現有一塊石頭上刻著“愚溪”二字。原來這就是詩中的“淨水”和“愚溪”,嚴豫覺得這兩條溪水都很有意思,那他該沿著那一條溪水下山呢?一陣風兒吹來,嚴豫又打了一個寒顫,於是他決定沿著淨水下山,走南坡,因為他需要陽光,需要溫暖,南坡溫暖的陽光可以減少寒冷的侵襲。嚴豫饑腸轆轆,滿山坡找食物吃。冬季的山坡上沒什麼好吃的,隻剩下一些酸棗、板栗和核桃之類的野果。嚴豫在山上吃了一些野果,喝了一些冷水,感覺到肚子隱隱作痛。他心知情況不妙,急忙下山。到了山下又是山穀,山巒層疊,一望無際。他的肚子陣陣作痛,寒風吹來,渾身顫抖,頭上的冷汗直流,頭暈腦脹,情況很不妙。不遠的山坡上有一所小屋,嚴豫似乎看到了希望,他奮力地向前走去,爬到一半,他實在受不了,山路曲曲折折,看似百步,實為三四百步。木屋距他隻有百步,可是他卻寸步難行了。他捂著肚子在地上縮成一團,他從來沒有這麼難受過。此刻他心中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爹,娘,快來救我吧!”可是直到他昏迷過去了,他爹娘也沒來。一個背著柴火的老頭在山路上發現了嚴豫,他看到嚴豫像刺蝟一樣蜷縮成一團,心生憐憫,將嚴豫背回自己家中。原來這個老頭就是木屋的主人,姓張,五年前為躲避戰亂,和老伴一起到深山老林中生活,老伴去世後,張大爺仍住在這裏。他熬了一些柴胡湯給嚴豫喝下,又煮了一碗麵條給嚴豫吃。嚴豫吃飽喝足,出了一身汗,才覺得好多了。他睡在暖烘烘的炕上,感覺好舒服。嚴豫跪謝張大爺的救命之恩。張大爺見嚴豫是個麵容俊俏的青年,心中頗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