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6 紅菊勳章(1 / 2)

夜色漸濃,一支府軍正在向扶風國邊境前進。

傍晚時分得到大將軍的命令之後,折衝都尉張昶帶領五團精兵前往邊境的酆都刺探軍情,但距離酆都越近,前線傳來的種種消息越離譜。

首先是今日未時,第三神將青青子與第四魔將鍾奎爾簽訂協議,將扶風國交由魔族統轄。扶風國與南山國是千餘年的盟友,雖然此前兩國曾有三次決裂及十餘次戰爭,但相比其它國家動輒傾軋鄰國要好上百倍。簽此協議,無異於南山國割疆裂土拱手讓給魔族。

張昶是南山國永福郡寒門士族出生,其父張旭是當朝名士,張昶自幼受其熏陶,一手文章在永福郡小有名氣。張昶注重修生養性,而立之年方才覺醒自然妙法,並不熱衷於修道,隻是借此延年益壽。百年前目睹世紀大戰慘狀,並預料到九國爭霸戰的上演,於是棄筆從戎,在永福郡府軍擔任火長。

張昶認為讀聖賢有益於修道,故而修道之途暢行無阻,隨著境界攀升,他從最初的火長被提拔為對正,再到旅帥,而後是校尉,二甲子之年晉升為折衝都尉。即便在沙場拚搏已近百年,張昶書生意氣絲毫不減,行軍時總是會捧著一本枯黃古籍搖頭晃腦地誦讀。

像張昶這樣剛邁入求索階段縹緲境的修士,南山國軍方何止數千人?尋常百姓眼中光鮮榮耀的四境小將,官居從四品下,足夠為永福郡張氏寒門光宗耀祖,然而放在英雄輩出的軍隊裏,張昶不過是一名默默無聞的小將。

戰爭的決勝權握在證道階段大能的手中,此言非虛,但有偏頗之處。唯有在戰場上廝殺的將卒才知道,任何一個小角色,都有可能影響戰爭的走勢。所謂壓死駱駝的是最後一根稻草,與此間道理相近。

其次是妖族五聖、九名半聖、十七名宗師級妖將相繼出現在古漠國魔君駐地!

文弱書生張昶直至此時都無法相信前線傳來的戰報,嚇得他捧起古籍念叨許久,摩挲著胸前的紅白雙色菊花胸章。這份胸章象征著地位與榮耀,是他戎馬一生的見證。他自知踏入求索階段後修為再無可能上進,不敢希求得到紅黃白三色勳章。連想都不敢想。

紅色菊花象征著南山國戰士火熱的激情,對自由的追求,而白色菊花則象征著對教宗陛下的忠誠與虔誠。忠誠在前,為南山南子民的利益奮鬥。虔誠在後,祈願黎民百姓安居樂業。

張昶統領的這支中等府軍有一千精兵,其中修為在第三境知守境的銀甲士兵共十人,有資格佩戴紅菊胸章。這等微不足道的榮耀,卻需要戰士們以命相搏。

站在山頭上眺望“鬼城”酆都,張昶發現入駐酆都的魔族軍隊已經開始搜刮晶石丹藥,大肆屠殺酆都子民,哀怨滔天,山鬼神廟被熊熊烈火焚毀,滾滾濃煙彙聚在酆都上空如同黑雲。張昶閉目慨歎道:“如今看來,青青子神將折衝樽俎的功勞真是可笑。”

前來刺探軍情的隻有折衝都尉張昶及兩名實力在知守巔峰的果毅都尉,十名銀甲士兵及千名精兵則留在平原處候命。酆都正處扶風國與南山國交界處,妖族出現不過一個時辰,魔君便敏銳察覺到南山國教宗陛下派出一千名天才學子遠赴南海黑山孤島的意圖,先前魔族與南山國的友好協約自然作廢,而扶風國卻難逃魔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