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6章 任蔣介石漢中行營主任(2 / 2)

日軍第10師,已然成為甕中之鱉。日本大本營這才著急起來,為解日軍第10師之危,速以第5師阪本支隊(相當於團)從臨沂馳援。可是,日5師剛開進蘭陵北麵的秋湖地區,就被第20軍團第52軍包圍。

4月3日,李宗仁發起全線反攻。激戰四天,日軍瀨穀支隊大部、阪本支隊一部共11984人被殲。其餘日軍殘部,被迫向嶧城、棗莊撤退。

李宗仁首戰告捷,心中大喜,命令第五戰區各軍團,集中兵力於徐州附近,準備再次聚殲日軍。

日軍在台兒莊失利之後,立刻改變戰術,以小部兵力在正麵牽製李宗仁的部隊,主力卻向西迂回,企圖從側後包圍徐州,殲滅李宗仁的主力。

4月18日,日軍的第10、第5師分別從山東嶧城和臨沂西北的義堂地區南進,對第2集團軍和第20、第3軍團及第27軍團第59軍實施牽製性進攻。

李宗仁坐鎮徐州,指揮各軍團頑強抗擊,激戰20餘天,至4月底,將日軍阻止在韓莊、邳縣和郯城一線。可是,從5月5日開始,日軍從南北兩個方麵向徐州西側迂回包圍。到5月中旬,戰爭越打越慘烈,李宗仁一麵如實向蔣介石如實彙報戰況,一麵命令各軍團繼續抗擊。

此時蔣介石正在武昌督戰,看過前方頻頻傳來的戰報,突然感到情況不對:徐州麵臨嚴重危機,日軍想要圍殲徐州中國軍隊主力!這一念頭在蔣介石的腦海裏閃過,他那因台兒莊的勝利衝得有點暈乎乎的大腦一下冷靜下來。

“假若日本的野心真能得逞,我徐州50個精銳之師全被日軍吃掉,我還拿什麼來抗戰?”

蔣介石在心裏回自己,然後被自己的一問嚇出了一身冷汗。他讓人立即召來何應欽、白崇禧、陳誠等人,一塊研究解決他剛剛意識到的這個問題。

最後大家一致認為:日軍的企圖就是這麼可怕,再死守徐州已不現實。當前之計,首應保存實力,為此隻能迅速放棄徐州、趕緊突圍。蔣介石采納了大家的意見,口授十萬火急電令給第5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

軍委會著令你部力避決戰,撤離徐州,火速突圍。

一、顧祝同第24集團軍在蘇北,第69軍及海軍陸戰隊在魯中南原地堅持抗戰。

二、劉汝明第68軍為全軍後衛,掩護主力轉移。

三、第5戰區其餘各部,立即向豫皖邊區突圍……

5月16日,李宗仁命令各軍團:分別向豫、皖邊界山區突圍。

各軍團接到命令,保持陣形,且戰且退,有條不紊地向西、向南撤退。日軍發現李宗仁部後撤,四處阻擊。每阻一處,中國軍隊衝開一處,日軍合圍未完成,根本阻擋不住。

為避免與優勢之敵作消耗戰,當各路敵軍向徐州步步合圍時,李宗仁命令所部各路守軍,先作一些抵抗,然後伺機撤向山區、湖沼地區,進行“化整為零”的遊擊戰。這樣與日軍糾纏了月餘,第五戰區各部都相繼衝出重圍,順利向河南南部及湖北北部集結。

5月18日黃昏,李宗仁與長官部官兵一應人員700餘人,乘夜色經宿縣、蒙城,越過敵之包圍圈,移駐到潢川。這時侯,留守徐州城的劉汝明部在蕭縣一帶伏擊日軍第9師團,對日軍造成重大傷亡。

日軍惱羞成怒,企圖在徐州城圍殲劉汝明部。劉汝明根據李宗仁的命令,先佯作死守徐州的樣子,等到各路大軍撤盡時,放棄徐州城,巧妙地跳出日軍數十萬大軍的重圍,安全轉移。

日軍的華北方麵軍氣勢洶洶地一路殺來,結果不但沒有能消滅李宗仁第五戰區的部隊,甚至連一個上尉也沒有捉到,以傷亡了萬餘人的代價,僅得到徐州一座空城。

5月下旬,徐州50個精銳之師按命令的路線,全部安全撤抵皖西、豫南地區。日軍沿隴海鐵路西進,於6月6日占領開封。為阻止日軍前進,蔣介石9日下令在鄭州東北花園口附近炸開黃河大堤,河水經中牟、尉氏沿賈魯河南泛,日軍被迫向黃泛區以東地區撤退。

至此,徐州會戰結束。

徐州會戰雖然最終還是敗了,以丟失徐州而告結束。可是,這次會戰鉗製和消耗了日軍有生力量,遲滯了日軍進攻速度,為部署緊接著的武漢會戰,贏得了時間。

徐州失守後,李宗仁率領他的桂係軍隊進部入湖北,在桐柏山、大洪山創立了遊擊基地,繼續堅持抗戰。先後還率部參加了1938年6月至10月的武漢會戰、1939年4月至5月的隨棗會戰、1941年1月至2月的豫南會戰。

1943年9月,李宗仁調離第五戰區,升任蔣介石的北平行營主任,負責指揮第一、第五、第十,共三個戰區的作戰。

1945年5月,在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李宗仁繼續當選為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