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璋努力到最後,雖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讓黎元洪揀了個便宜,自己飽嚐了為他人做嫁衣的滋味,但大總統的權杖,此時對他仍然有巨大的吸引力。
智者之所以能夠成功,多在於他們善於總結經驗,有毅力堅持重新再來。黎元洪因馮國璋的原因而揀了個便宜,馮國璋也從黎元洪的晉身之路找到了自己的晉身之路。
黎元洪不是從副總統的職位晉升上來的嗎?我馮國璋若做了副總統,到時候還有誰能再擋我總統之路!而且,據馮國璋判斷,這個時候不需要太久的時間。
現在的黎元洪和段祺瑞,他倆一個做總統,一個做總理。這本來就該團結為一體的兩個人,卻各懷各的鬼胎;他倆本來就是上下級的關係,事實上他倆的關係完全亂了套。
黎元洪生性溫和,諸事想平事寧人;段祺瑞生性霸道,諸事想訴之以武力。黎元洪做總統,說話在段祺瑞那兒根本就不管用;段祺瑞做總理,有什麼主張反正都要總統聽他的。黎元洪憑威望和人脈,段祺瑞憑實權和軍隊。
這樣的倆人,必然捏不到一起,遲早會分裂,用不了多久定會出大亂子。到時候,政局的主持人就得重新洗牌。
馮國璋這麼一想,心中豁然亮堂。他決定退而求其次,先謀個副總統當著,然後再瞅準機會去爭取做正職。
想好了的事情就得馬上就著手行動,馮國璋就是這樣的人。於是,他開始謀劃做副總統的有關事情。
黎元洪應該是會支持自己做副總統的,因為他的總統府與段祺瑞的國務院矛盾日趨尖銳,自己的實力又遜於段祺瑞,非常需要得到他馮國璋這麼個實力派的支持。至於段祺瑞,他連大總統都不放在眼裏,更不會把副總統的頭銜當一回事,這樣一來,就不會在我馮國璋做副總統的這個問題上太堅決地反對。
要想當上副總統,除了現任的總統和實力派總理,還得要國會通過,這需要做好很多方麵實力派的工作,特別是南方革命黨和國會裏說得上話的人的工作。
與南方的進步勢力,馮國璋一直保持著聯係,現在要得到他們的支持,隻需進一步改變一下自己的政治形象就可以了。真是天道成全人,眼下正好就有這麼個機會。
黎元洪當上總統後,南方提出恢複舊約法、召集國會、懲辦帝製禍首等一係列要求。黎元洪想辦,可段祺瑞對這事持反對意見,因此一直拖著不給解決,這使黎元洪非常為難。
馮國璋心裏樂了,派出人員,去與梁啟超、陸榮廷、唐繼堯、孫洪伊等人聯係,表明自己支持這事。同時,致電北京政府,不斷請求要恢複舊約法與國會。
看到馮國璋又來挑頭起事,段祺瑞十分反感,但迫於南方勢力的壓力,又見馮國璋這麼堅持,擔心這麼下去會把事情鬧得不可收拾,被迫同意了南方的要求。
這第一著棋,馮國璋一箭雙雕,既在南方革命勢力麵前改變了自己的形象,又幫黎元洪解除一難,獲得了他的好感。
接下來,該走第二步棋,讓人給國會提出這事。在國會中,馮國璋與“韜國派”首領孫洪伊一直頗有交情。這個孫洪伊是段祺瑞內閣內務總長,對段祺瑞很是不滿。馮國璋派人請來孫洪伊,非常娓婉地表示了自己想做副總統的願望。孫洪伊一聽,很快明白了馮國璋的深意,頓時非常高興,當場表示自己一定盡力來促成此事。
“你隻需弄出一個議案來,餘事就好按程序進行了。”
有了馮國璋這句話,孫洪伊立即回去起草了“補選馮國璋為中華民國副總統”的議案,以最快的速度遞交國會。
結果,一切都非常順利。段祺瑞開始有些不讚成,後來他一想:如今總統都是徒有其名,何況他一個副總統,就給他一個虛名,把他從江蘇調到北京來。這馮國璋一旦離開江蘇,失去了軍隊這個後盾,豈不是被我段某給控製了嗎?這麼想了之後,段祺瑞也投了馮國璋做副總統一票。
1916年10月30日,馮國璋如願以償地當選為中華民國副總統。這一次,段祺瑞讓他如願以償,他卻沒有讓段祺瑞陰謀得逞。雖然做了副總統,卻不肯挪窩,11月8日在南京舉行副總統就職儀式,仍兼任原來的江蘇督軍一職。這使段祺瑞大失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