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寒冬(1 / 2)

雪下得大,孟清和到家時,地上已積了一層。腳踩上去,咯吱作響。

院子裏,孟虎和孟清江正忙著將成袋的蕎麥搬進西屋,喂馬的草料也得收拾,兩人已忙了一下午,家中唯一清閑的,隻有被拴在棚子裏的駑馬。

聽到院門被拍響,孟虎放下肩上的袋子,“想是十二郎回來了。”

孟清江拍拍手,轉身去開了院門。

一地雪光,借著堂屋裏的火光,倒是不礙著腳下的路。

“四堂哥。”孟清和跺跺腳,笑了笑,“勞煩了。”

“有什麼可勞煩的。”孟清江一把將孟清和拉進院子,入手冰涼,不知道在外邊走了多久,眉頭就是一皺,“快些進屋,給你留了餅子和熱湯。”

堂屋裏燒著火盆,關上門,隔絕北風,手腳才感到些暖意。

見著孟清和臉色有些發白,孟虎擔心的問道:“十二郎,身上的傷無礙吧?不說去拜見副千戶,怎麼這麼遲?”

“沒事,堂兄不用擔心。”孟清和撣掉身上的雪,坐到桌邊,搓了搓手,將趙大夫給的藥取出來,笑嗬嗬說道,“有事耽擱了。”

“何事?”

“不是什麼大事。”孟清和瞞下了高陽郡王召見一事。說好話不切實際,語氣說重了,平白讓兩位兄長擔心,“我這有件好事要告知兩位堂兄。”

“好事?”孟清江從灶房裏端出兩個大碗,一個碗裏是摞起來的蕎麥餅子,另一個碗裏是飄著油花的熱湯,零星幾點翠綠,飄散著香氣。

“莫不是有賞賜下來?”

“不隻如此。”孟清和接過大碗,一口熱湯下去,沒嚐出什麼味道,身子倒是暖和起來,“好叫兩位堂兄知道,沈副千戶已擢升小弟為試百戶,仍戍守城外。”

試百戶?孟虎張大了嘴巴,孟清江險些坐到地上。

從離開孟家屯到北出塞外,這才過了多久?

“十二郎,你說的可是真的?”

“當然,小弟句句屬實。”孟清和拿起一個餅子,咬了一大口,鼓起了一邊的腮幫子,“改日還會有糧食和布匹賞下來。一冬的糧食都不用愁了。”

孟清和口氣篤定,孟虎同孟清江都麵露喜色,十二郎果然是有大能耐的。

“小弟還有件事想同兩位兄長商量一下。”

“十二郎盡管說。”

“趁著過年還早,煩勞兩位堂兄尋人問一下,可有商人前往北平。若有的話,托人給家裏帶個口信。離家數月總要報個平安。”

邊軍輕易不能離開衛所,這是定死的規矩。孟清和想了許久,也隻得出這個辦法。

明初,官員的法定休假日隻有三天,碰上一個有工作狂嫌疑的皇帝,每月定時休沐都成了傳說中的神話。

生命在於運動,幹活才是根本,休什麼沐!

這話要是崇禎說的,不用理會,完全可以當他是空氣。可這話是洪武說的,敢不理會,他能讓你變空氣。多少官員將腦袋係在褲腰帶,哭天抹淚以頭搶地才讓洪武帝大發善心,將三天延長到一個月。

讀書人尚且如此,一個軍漢還想休假?美得你!

若想合家團聚,也行。家人都搬到衛所來,種田開荒,按時繳糧,朝廷絕不限製。

綜上,孟清和想回家過年是想都別想,孟虎和孟清江倒是沒這個限製,但要開具路引,經上下盤查,再加上打點,準備盤纏,也是麻煩。

朝廷設立的驛站隻傳送公文邸報,想要給家中送信,要麼托賴同鄉,要麼隻能請這些商人幫忙。唯一不用自己想辦法的時候,就是為國光榮之後,差人到裏中勾補餘丁貼戶,自會給家中帶去消息。

一般情況下,隻要腦子沒被驢踢過,都不會想借這個便宜。

“若有人願意幫忙,可出些寶鈔酬謝。”

孟清和吃完了一個蕎麥餅子,還隻是半飽,又拿起了一個。到邊塞之後,他的飯量是一日日的見長,個頭也拔高了些,就是不見長肉。

“餘下的寶鈔也盡快用出去,換些菜種也好。”

“我明日便去問。”孟清和話出口,孟虎當即說好,“是否給家裏帶些糧食布匹?”

他同孟清江家中不缺這些,問的主要是孟清和。

“暫時不用。”孟清和搖頭,臨走之前,他和孟王氏一同清點過,家中的糧食足夠吃上半年,加上田中的出產,口糧不成問題。就算遇上麻煩,也有孟重九關照,這次托人隻為了傳信。

“還要給九叔公帶個好。”

“成。”

兩人說話時,孟清江一直沒出聲,給家裏帶口信?爹娘眼中隻有大哥,哪還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