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楔子(1 / 2)

華夏有一處青雲山,山上鬆翠花香,山下江水碧流。一年四季樹木鬱鬱蔥蔥,山中雲霧繚繞氣象萬千。

自古靈山多古刹,這青雲山自然也少不了寺廟道觀,其中青雲寺最為著名。自唐初高祖親筆題名“禪真宮”得名,每至初一十五上山禮佛的香客絡繹不絕,更有傳言寺中曾有菩薩顯靈,一時間青雲寺之名在巴蜀人皆聽聞。

有天夜裏寺外傳來一聲轟天巨響,寺裏的僧人從睡夢裏驚醒,值日僧人四處查看也沒有發現什麼異常,隻以為是響了一聲旱雷。

第二日一早,一年輕僧人匆匆的找到方丈,隻見他滿臉汗水惶恐的說道:“方丈,不好了!外邊……”

方丈不悅的瞪著那僧人,慢條斯理的說道:“悟淨,慌什麼!我等修行,修的就是靜心,若止水!看看你這般摸樣,哪裏像什麼出家人。”

那悟淨撫著胸口順了順氣,看方丈大人穩如泰山的模樣,雙手合十擺了擺,開口說道:“方丈,寺外不遠處忽然多出一塊巨石,石上還有一副怪異的畫像,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麼妖孽出沒,特來報與方丈知曉。”

聽他說完,一塊石頭而已,至於謊稱這般模樣麼。方丈輕撫長須,閉著雙眼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樣,“一塊石頭而已,至於把你嚇成這般模樣?”

“方丈有所不知,那是巨石!高十數米,直徑有七八米,除了妖魔精怪,哪個有這本身把那巨石挪到山門之外。”

方丈愕然的呆在那兒,想象著悟淨所形容的大小,臉色由青轉白,手裏的杯子“哐當”落在地上,急匆匆的讓他帶路前往查看。

站在巨石前,方丈繞著它慢悠悠的轉了幾圈,雙手揣著在那兒閉目沉思。這巨石莫名而來,也不知是福是禍,本以為高祖親筆提名,我這青雲寺能夠名揚天下,這巨石突然落下……

悟淨看著方丈閉目站那不動,也不敢打擾,靜靜的站在一旁。過了半晌卻見他拍掌大笑起來,“時也!命也!合該我青雲寺大興,這巨石來的真是時候!哈哈哈哈……”

看著笑的有些癲狂的方丈,悟淨趕忙後退兩步,縮了縮脖子有些恐懼的盯著那巨石,果然有妖孽作怪,方丈這就要瘋了嗎!緩過神來拔腿就跑,一邊跑還一邊大聲呼救:“快來人那,方丈瘋了!快來人那!!”

看著跑遠的悟淨,方丈左右看看才醒悟過來,那悟淨竟敢胡言亂語,定要懲戒他!關他一個月禁閉,不!三個月的!

回寺安排眾好僧人,在巨石周圍忙活,除草、整修路麵、清洗巨石,五六個僧人忙了一整天,看著收拾幹淨一屁股都坐在那累得起不來了。方丈繞著巨石轉了幾圈,又親切的拍了它,似乎很是滿意。

旁邊有悟能的小和尚正坐在巨石正麵休息,看著石頭上的紋理怎麼像一副畫呢?一個不知道有多少年的青鬆占了石頭的一半,樹下站著一個老人,一手背在後邊一手輕撫胡須,像是正在說話。正準備告知方丈,忽然想起悟淨的遭遇,閉著嘴又坐在那兒。唉,就當怎麼也不知道吧。

在寺裏尋了一個最大的香爐,放在巨石前,雖然有些破舊卻也能襯托巨石的形象。方丈囑托所有僧人,此天外飛石乃菩薩見此地有妖魔作祟,特用神通移到這裏鎮壓妖邪。

隻要去青雲寺敬香禮佛的香客,都能看見那突然出現的巨石,聽僧人的解釋一時間在巨石前參拜的人絡繹不絕,沒多久附近的民眾也都知曉青雲寺有一巨石,可辟邪報平安。

……

轉眼間逝水年華,這巨石在此矗立已有千年。在這山間經曆了無數的日曬冬雪,也看盡了人類的悲苦喜樂。一旁的竹林也不知道長了多少茬,厚厚的竹葉一層層的落在地上,成為新生嫩竹的養分。這巨石被人拜了千年,竟產生一石靈,它看著身邊總有許多的活物走過,他們稱自己為人類。看他們或喜或悲的的表情進入青雲寺,禮佛?祈福?石靈不明白那是做什麼,時間長了心裏滋生了一種欲望。若是我也能像他們一樣自由行走,想去哪裏就去哪裏,那該是多麼美妙……

石靈感受著落在身上的雨水、雪花,日曬風吹。遠處的小徑有一個須發皆白的道人一步步的走上來,破舊的道袍在他身上顯得更是蕭索。慢慢的登上最後的台階就站在那裏,一雙睿智的雙眼看著巨石淡然不語。隻是安靜的看著它,道人眼眶不知怎麼卻有些濕潤了,若是有人看見或許會嘲笑他,一塊破石頭而已也能看哭了?

“我找了許久,你卻在這裏不知過了多少歲月。歲月悠悠白雲蒼狗,老道卻再也走不動了……”道人看著巨石上的青苔低語著,隻是那滄桑的話語卻無人聽見。

道人在附近尋了處空地,用了十數天的光景搭了一座茅屋,購買了一些簡單的家什在這住了下來。每日在山間采集草藥,然後下山去為人看病。時間久了,慢慢的竟然也有人直接來茅屋尋他求醫問藥。隻是道人卻也怪異,每日出門前必在巨石前敬上一炷香,若有那來求醫問藥之人,也不要診金,隻求他誠心的在石前添上一炷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