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家,從古至今,年年發生,甚至一年數起,災害幾乎從未間斷過。研究災害史,尋找曆史時期自然災害發生的時空規律、人類的救災思想和救災措施,對於今天我們加強災害發生規律的認識及更好地開展防災、救災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國災害通史》的主編袁祖亮先生,也是我的博士生導師,十分重視史學的經世致用。多年來,他十分關注生態和災害問題,將災害史作為史學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並指導博士、碩士研究生開展這方麵的研究。
《中國災害通史·秦漢卷》基本史料和初稿由鄭州航院信息統計職業學院教師賀予新、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教師劉春雨分頭整理,賀予新負責西漢,劉春雨負責東漢,最後由我進行補充。在初步完成資料整理之後,我和劉春雨、賀予新進行了分工,由我修改並撰寫第一章導論、第四章救災思想、第五章救災措施、第六章救災體製。由劉春雨修改並撰寫第二章各種災害及其防救,第三章災害總體特征及原因。最後再由我統一修改定稿。書稿從2002年開始,到2007年完成,共經曆了五年左右的時間。幾位作者在這幾年裏,都是剛剛踏入新的崗位,學識不足,工作、家庭等各種問題又占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因此,書稿主要是對各種災害史料進行初步的搜集、整理和分門別類的介紹,雖然也提出了一些觀點,但是還不夠成熟,全書的指導思想和布局體係也不一定盡如人意。如果讀者能通過這本書對秦漢災害概況有個基本了解,我們就心滿意足了。由於時間倉促,書稿肯定存在很多史料和觀點方麵的問題,這些隻能以後改進,也希望讀者諒解並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在本書即將出版之際,謹向袁祖亮先生表示感謝,他高瞻遠矚的指引、不斷的鼓舞鞭策和無微不至的關懷才使得研究工作順利進展。同時,也向劉春雨、賀予新表示感謝,他們的信任與合作才能使此書順利完成撰寫。我的妻子王賀榮女士曾多次閱讀文稿提出修改意見,並核對了部分文獻,糾正了不少錯誤,也向她道一聲辛苦。最後,衷心感謝鄭州大學曆史學院副教授袁延勝和鄭州大學出版社編審陳建章教授,以及責編何曉紅女士、王衛疆先生審查書稿付出的辛勤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