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用一個桌子學習,叫做同桌。更換同桌就像流水一樣不斷,叫做同桌流水。
四年級有一個小男孩,姓王叫沒準。他的功課很差。家長原來顧不上,後來經常過問他的學習,教育他用心學習。他也就產生了,學好功課的想法。
王沒準先和小江子,在同一桌學習。有什麼不會的地方,小江子就教給他。他的功課也就逐漸好轉。
星期日,王沒準去窯上合作社買練習本,在半路正碰上小流星。小流星是個好玩好鬧的人,鬧不過他就跑,跑得像流星一樣快,誰也追不上他;功課數得著的差。兩個人在路上碰到之後,小流星掏出一支香煙,遞給王沒準,並且打著了自來火,給他點上。兩個人抽著香煙說著好話,一前一後走著。
煙抽完了,兩個人慢騎車來到了合作社。王沒準買了練習本,剩下錢買了幾塊糖,兩個人一邊吃,一邊在商業街轉遊。碰見賣瓜子的,小流星買了一兜子,兩個人邊吃邊聊很親熱。以後,兩個人常在課下打鬧。鬧不過了,小流星就吱溜吱溜逃跑,王沒準總是拿著柳條子在後邊追。
鬧累了,兩個人就紮在旮旯子裏抽煙、吃瓜子。一來二去的,兩個人搞得挺熱火。小流星就叫王沒準,上他那桌去。王沒準要求老師給調桌,說上小流星那去。老師想,小流星紀律差愛打鬧,功課也不好;王沒準功課差,再到小流星那去,功課會更差;可轉念一想,不如叫他去,學習降下來,家長就不叫去了,於是說:“可以,隻是得先跟家長說說,沒意見就去。”
第二天上學來了之後,王沒準就找老師說:“我爸爸同意調桌。”
“那就去吧。”老師說。
王沒準到了小流星那桌,連課上都偷偷地動手動腳,根本一點也學不了。後來家長知道了,就叫王沒準向老師提出調桌。老師考慮再三,說:“到你表弟那桌去吧,也好互相照顧。”
王沒準的表弟,是個光知道玩不學習的人。過了一個星期,王沒準又去找老師,說:“我爸爸說他功課不好,要求再給調一下桌。”短短的三個月,王沒準一連調了十六次桌,還不滿意,十月三十日,又找到老師說,“我爸爸說,小江子功課好。他還能幫助我,叫我還跟小江子一桌。”
“本來小江子待你最好,”老師說,“你偏要求調桌,如果不給你調,你得說功課不好,是因為沒調桌;給你調了,也就甭埋怨了。”老師說,“同桌幫助是很重要,但學好功課的主要原因是個人努力。”
聽了老師的話,王沒準重重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