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媽媽出門
許多人,為國家大事而心情激蕩;但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會激蕩著人們的心。
小妞今年三歲了。爹媽隻有她這麼一個孩子,因此養得非常嬌慣,吃得好,穿得漂亮。她是媽媽的心肝,簡直有點說一不二。媽媽待她好,她也離不開媽媽。
這一天,媽媽上老老家去了,沒帶小妞去。小妞知道後,大哭不止,怎麼哄都不行。這下可把奶奶難壞了。孩子哭起沒完,做奶奶的把招都使遍了,也還不能使小孫女停止痛哭。哭得那個傷心,大人聽了心裏也怪不好受的。
哭得太猛了,就吭吭地咳嗽起來,那也還是哭,嘴裏不停地喊著的就一句話:“找媽媽!”後來嗓子都哭啞了,嘴裏還是一口調,“找媽媽!”眼看著都到晌午了,媽媽當然不能回來。小妞越哭越厲害,常常哭得斷了氣、挺了腿;後來連聲音都哭不出來了,那也還是哭。哭得實在太累了,她就“呋踏兒呋踏兒”睡著了。
聽了小妞這半天,找媽媽的痛哭,奶奶的心就像掉進了滾燙的油鍋,時刻都像炸焦了似的那麼疼,煎熬得她實在難以忍受。現在好了,妞妞睡著了,睡得多麼甜哪!嘴角還掛起了一絲微笑,後來竟嘎嘎地樂響了,大概是見到媽媽了。可這一樂不要緊,妞妞樂醒了再也沒睡。
奶奶趕忙跑過去,親熱地叫著:“妞妞,你看這是什麼!”奶奶說著向她舉過去,“冰糖葫蘆,快吃!”小妞接到手裏看了看,小嘴一咧樂了。“唉,謝天謝地!”奶奶以為她醒了還會哭,可她現在樂了。這可把奶奶高興死了。
奶奶疼愛地把小妞抱在懷裏,坐在炕上,親著她的小臉。小妞也使勁地把頭歪在奶奶的臉上,嘴裏啃著又酸又甜的晶瑩閃亮的大串的山裏紅的冰糖葫蘆。哎呀,那個幸福勁簡直甭提了!
吃完冰糖葫蘆,小妞又和奶奶玩了一陣子。媽媽不在身邊,心裏總是悶苦楚的。奶奶怕她再哭,總是想方設法逗她喜歡。
奶奶正在剪紅紙,在小妞臉上貼大公雞。門吱兒扭的一聲響,是媽媽走進來了。小妞的眼立刻盯過去。她沒有叫媽媽,也沒有撲向媽媽,隻是慢慢地站起來,還是用眼死盯著媽媽。過了好半天,她才怨恨地吼道:“幹什麼去著你!”
媽媽深表歉意地說:“媽媽這不是回來了嗎!”伸手一把攏過小妞,解開上衣叫她吃咂兒(吃乳)。小妞吃著咂兒,反而吭哧吭哧哭起來。媽媽用臉親著她的額頭,雙手把她摟得更緊了,四隻眼睛的淚珠流在了一塊。
二、和小濤在一起
小妞一歲多的時候,就敢跑出去玩。她家對門,有一個小男孩叫海濤(都習慣叫他小濤)。小妞就是找小濤去玩。到了兩三歲,小妞還找小濤去玩。小濤子比小妞大一歲,點子很多。他會用彩色玻璃紙,往眼上一蒙藏貓貓,還會用碗底裝沙土刻餑餑。
小濤腿腳好,站在高坡上,往手心裏啐點吐沫,然後舉起兩手叭叭一拍,嘴裏說:“大哥大哥有勁,大哥大哥沒勁,看看有勁沒勁!”接著兩腿一蜷,使勁一登地,上身隨著兩臂一悠,頓時騰空而起,隻一兩秒鍾就落在前邊地上,立即站直了身子,回過頭來向小妞笑一笑,並教小妞學著跳。
兩個人跳了一會,覺得實在有趣,直到媽媽喊小妞去吃飯,小妞才戀戀不舍地離開小濤子回家。臨走出大門口,小妞回過頭來招招手,向小濤子說:“再見!”小濤子也揚揚手說,“吃了飯就來!啊?”
“是了吧!”小妞拉著媽媽的手,一蹦一跳地走回家。
到家裏,小妞急著要吃飯。媽媽說:“別吃,還沒洗手哪!”聽了媽媽的話,小妞伸過小手,就在媽媽遞來的臉盆裏洗了洗手,隨便用手巾擦了擦,媽媽端來飯喂她,才吃了幾口,就聽外邊有人叫。她緊吃了兩口飯,然後把碗一推,嘴裏咕囔咕囔嚼著就跑出屋子;到外邊一看沒有人,就向對門跑去……
一轉眼小妞四歲了。一次她又找小濤子去玩,從門外就喊:“小濤子!小濤子!”小妞一句不了一句喊著,走進了小濤家院子。
小濤輕輕推開屋門,一邊搖手,一邊躡手躡腳的,跑到小妞跟前,悄聲說:“奶奶病了,剛吃過藥睡著了。”兩個人就在外邊打起喳喳來,接著就找東西過家家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