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應了解稅收征收管理的概念及稅務管理、稅務征收、稅務檢查的主要內容,以及違反稅法的法律責任。本章的基本要求是理解我國稅收征管體係,掌握稅務登記、賬簿憑證管理、納稅申報、稅收征收方式、納稅人和征稅機關的權利義務、稅款征收措施、稅務檢查、違反稅法的法律責任(包括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重點要求考生必須掌握稅務登記、稅款征收方式、稅收保全、稅收強製執行措施和刑法中對危害稅收征管罪的規定。
重點提示及注意點
本章的重點內容是稅款征收方式、稅收保全、稅收強製執行措施和危害稅收征管罪。學習時,考生應注意稅務管理的四項內容和稅款征收的多種方式,同時注意納稅擔保、稅收保全、稅收強製執行措施三者之間的關係,以及97年《刑法》對危害稅收征管罪的規定。
重點例題分析和解答
1.根據《稅收征管法》的實際情況,我國的稅款征收方式主要有()
A.查賬征收
B查定征收
C定期定額征收
D委托代征
解析:
稅款的征收方式是本章的一個重點內容,要求能夠熟練掌握。作為多項選擇題形式出現的本題本意也就在於考察答題者對《稅收征管法》中有關稅款征收方式的攀握程度。
根據《稅收征管法》的規定和實際情況3我國的稅款征收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查賬征收。即納稅人在規定的納稅期限內,根據自己的財務報表或經營成果,向稅務機關申報應納稅收入(或所得額)和應納稅額,經稅務機關審查核實後,填寫納稅繳款書,納稅人據以繳納稅款的一種征收方式。這種征收方式主要對已建立會計賬冊、會計記錄完整的單位采用。
(2)查定征收。即稅務機關通過按期查定納稅人的產銷量和銷售額,依照規定的稅率或征收率計算確定應納稅額,分期征收稅款的一種征收方式。這種方式主要對生產不固定,賬冊不健全的單位采用。
(3)查驗征收。即稅務機關對某些難以控製的征稅對象,通過查驗完稅證、照和實物而據以征稅的一種征收方式。這種方式對零星、分散的髙稅率產品適用。
(4)定期定額征收。即由稅務機關核定納稅人一定經營時期的應納稅收入(或所得額)和應納稅額,分期征收稅款的一種征收方式。這種方式主要適用於生產經營規模小又確無建賬能力,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批準,可以不設置賬簿或暫緩建賬的小型納稅人。
(5)代扣代繳。是指按照稅法規定,負有扣繳稅款的法定義務人,負責對納稅人應納稅款進行代扣代繳的方式。即由支付人在向納稅人支付款項時,從所支付的款項中依法食接扣收稅款。其目的是對零星分散、不易控製的稅源實行源泉控管。
(6)代收代繳。是指按照稅法規定,負有收繳稅款的法定義務人,負責對納稅人應納的稅款進行代收代繳的方式。即由與納稅人有經濟業務往來的單位和個人在向納稅人收取款項時依法收取稅款。這種方式一般適用於稅收網絡覆蓋不到或很難控管的領域,如受托加工。
(7)委托代征。即是受托的有關單位按照稅務機關核發的代征證書的要求,以稅務機關的名義向納稅人征收一些零散稅款的方式。
稅款征收方式還有郵寄申報納稅、自計自填自繳、自報繳方式等。
由此可見,題目中所給出的四個選項均為正確的,因此,該題答案為ABCD。還有一點需提醒注意,即對稅收征收方式的掌握不僅僅是掌握每一種稅款征收方式的名稱,對每一種稅收征收方式的具體內容也應重點把握。
2.簡答稅收保全措施,稅收強製執行措施的內容。
解析:
這道題目涉及到本章的兩個重要內容:稅收保全和稅收強製執行措施。正確回答詼題,不僅要對稅收保全和稅收強製執行措施熟練把握,而且還應該注意二者之間的區別。
稅務機關有根據認為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有逃避納稅義務行為的,可以在規定的納稅期之前,責令限期繳納應納稅款;在限期內發現納稅人有明顯的轉移、隱匿其應納稅的商品、貨物以及其他財產或者應納稅的收入的跡象的,稅務機關可以責成納稅人提供納稅擔保。如果納稅人不能提供納稅擔保,經縣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準,稅務機關可以釆取下列稅收保全措施:
(1)書麵通知納稅人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凍結納稅人的金額相當於應納稅款的存款;
(2)扣押、查封納稅人的價值相當於應納稅款的商品、貨物或其他財產。
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納稅擔保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所擔保的稅款,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末繳納的,經縣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準,稅務機關可以采取下列強製執行措施:
(3)書麵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從其存款中扣繳稅款;
(4)扣押、查封、拍賣或者變賣其價值相當於應納稅款的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以拍賣或者變賣所得抵繳稅款。
練習題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隻有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將你選定的答案編號用英文大寫字母填入括號內)
1.納稅人采取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不列、少列收入的手段,不繳或少繳應納稅款的行為是()A偷稅
B欠稅
C騙稅
D抗稅
2.如納稅人生產經營不固定,賬冊不健全,應當采取()的稅款征收方式。
A查定征收
B查賬征收
C查驗征收
D定期定額征收
3.實行分稅製後,中央與地方共享稅的征收和管理由哪個機關負責:()
A國家稅務局係統負責
B地方稅務局係統負責
C國家稅務總局負責
D國家稅務局係統和地方稅務局係統共同負責
4.有權對違反稅法應承擔的法律責任進行處理的機關是()
A稅務機關
B稅收征管機關
C工商管理機關
D稅務機關和司法機關
5.根據1998年國家稅務總局印發的《稅務登記管理辦法》的規定,稅務登記實行下列哪項原則:
A統一代碼,統一登記,分別管理
B統一代碼,統一登記,統一管理
C統一代碼,分別登記,分別管理
D分別代碼,分別登記,分別管理
6.納稅人按照規定不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的,或者其稅務登記的內容與工商登記內容無關的,應當自有關機關批準或者宣布變更之日起多長時間內,持有關證件到原稅務登記機關申報辦理變更稅務登記()
A10日
B15日
C30日
D3個月
7.納稅人因生產經營地點發生變化注銷稅務登記的,原稅務登記機關在對其注銷稅務登記的同時,應當向遷達地稅務機關遞解()
A納稅人注銷稅務登記證明
B納稅人遷移通知書
C納稅人稅務登記遷移證明
D納稅人稅務代征通知書
8.納稅人確有困難,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經省級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批準後,可延期納稅,但最長不得超過()
A1個月
B1年
C3個月
D3年
9.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應當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的規定,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內設置賬簿。
A10日
B15日
C30日
D1個月
10.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沒有按照規定的納稅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納稅款的()的滯納金。
A千分之一
B萬分之五
C千分之三
D千分之四
11.稅務登記證件隻限於納稅人本人使用,不得轉借、塗改、損毀、買賣或者偽造,納稅人違反《稅務登記管理辦法》的此項規定,稅務機關不得向其出售發票;需要填開的,()
A可以到稅務機關按次開
B可以到稅務機關按批開具
C可以在交納保證金後購買發票
D可以在稅務登記證件上注明該違規事項後購買發票
12.扣繳義務人應當在法定扣繳義務發生之日起多長時間內,按照所代扣、代收的稅種,分別設置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賬簿()
A5日
B10日
C15日
D30日
13.稅務機關在進行發票檢查時,需要調出空白發票查驗的,應當開付(),經審查無問題時應及時歸還單位或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