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讀者應了解會計的概念、職能和對象,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與一般原則,會計六大要素與會計平衡等式。在充分全麵地理解會計基本概念的基礎上,著重掌握會計核算的十三條原則,會計六大要素一一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的涵義及內容,會計恒等式的表現形式及其運用。
重點提示及注意點
本章的重點內容是:會計的概念及其分類;會計的核算、監督職能的內容及其關係;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四項基本前提的內容及其作用,權責發生製原則的內容及其在會計核算中的運用;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這六大會計要素的組成、特征及其計量與確認;會計恒等式的內容及其經濟意義。本章是全書的基礎,也是學習以後各章的基礎,讀者需牢固掌握這些基礎知識,才能深入地學習其他章節。
重點例題分析和解答
本章可能出的題型有單選題、多選題和判斷題,下麵以例題的方式來分析本章的重點內容。
1.會計是以()為主要計量單位,以()為依據,采用專門的技術方法,對一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全麵、綜合、連續、係統的()與()並向有關方麵提供會計信息的一種()。
A憑證
B貨幣
C核算
D監督
E經濟管理活動
F管理信息係統
請依次將選項的大寫英文字母填入括號中
解析:
本題答案是:CACDE
會計的曆史發展過程決定了會計是一種價值管理活動,是一種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因而會計應以貨幣作為其主要計量單位。憑證是記載經濟業務的單據,會計核算的依據是憑證,會計正是在憑證的基礎上,運用填製和審核憑證、複式記賬等專門方法,對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核算與監督。會計核算與會計監督是會計的兩大職能。其中會計核算是指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通過確認、計量、記錄、計算、報告等環節,對特定對象(或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記賬、算賬、報賬,為各有關方麵提供會計信息。會計監督是指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的同時,對特定對象經濟業務的合法性、合理性進行審查。會計的兩大職能的關係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會計核算是會計監督的基礎,會計監督是會計核算質量的保障。此外,會計還具有預測經濟前景、參與經濟決策、控製經濟過程、評價經營業績等功能。會計的性質是指會計是一種經濟管理活動,它主要通過向有關方麵提供會計信息的方式參與企業等主體的經濟管理。
2.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
A會計主體
B會計分期
C貨幣計量
D持續經營
解析:
本題答案是ABCD
會計主體,是指會計人員所核算和監督的特定單位。該前提的意義在於:一是將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與該主體所有者及職工個人的經濟活動區別開來,二是將該主體的經濟活動與其他單位的經濟活動區別開來,從而界定了從事會計工作和提供會計信息的空間範圍,同時說明某會計主體的會計信息僅與該會計主體的整體活動和成果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