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拌菜的方法及操作要領
拌,是製作涼菜的一種方法,將可生食或製熟的原料加調味品拌勻,謂之拌菜。它具有原料易取、製作簡單、味美誘人的特點。拌菜,無論是家宴便餐、親朋聚會,還是飯店酒樓的高檔宴席都是不可缺少的,可以說,一道拌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整桌菜的質量。
涼拌菜的方法
涼拌菜即把可食的生料或晾涼後的熟料,加工成丁、絲、片、條、塊等形狀,再加入調味品拌製入味的製作方法,具有清鮮香醇、味透肌裏、脆嫩爽口、少汁不膩、滋潤開胃的特點。按製作方法的不同,涼拌菜可分為三種:
1.生拌:將可食的生料洗淨、消毒、改刀,與調味料拌和入味。此法適宜於黃瓜、青筍、番茄、生菜、香菜、胡蘿卜、韭菜、白蘿卜、甜椒、尖椒、心裏美蘿卜、苤藍、大白菜葉等,還有一些可生食的魚肉,如三文魚肉、金槍魚肉等。
2.熟拌:將煮熟或斷生的原料,改刀成所需形狀,用一些調味品拌勻入味。此法適宜於兔肉、狗肉、白條雞、淨鴨、羊肚、豬肚、豬耳朵、牛肉、魚肉、對蝦、豬裏脊、乳鴿、牛蛙、土豆、芸豆角、油菜心、茄子等。
3.生熟混拌:將可食的生料和熟料改刀後,再與味汁拌和入味。此法適宜於一切烹飪原料。
拌菜的操作要領
1.生拌的原料,務必要選擇新鮮脆嫩的蔬菜或其他可生食的原料,必須先洗淨消毒,然後切成絲、片、條、塊等形狀,或剞成各種花刀,再加調味品拌製。
2.熟拌的原料,凡要求脆嫩的,要沸水下鍋,斷生後即可撈出。
3.煮製動物性原料時,要加入一些蔥段、薑片、料酒等調味料,以便除去原料的部分異味,並增加成菜的香味。
4.動物性原料煮好後不要馬上撈出,應離火浸泡10~30分鍾左右,使其吸收水分,口感更加潤滑,滋味鮮美香醇。
5.生熟混拌原料,其生熟料搭配要有一定比例,熟料晾涼後,再和生料一起加入調味品混拌,以保證成品的質地和色澤。
6.為了使成菜的形狀美觀,所改刀的形狀,不論是絲、片、丁、條、塊,都要做到粗細均勻,長短一致,互不粘連,大小適宜,規格相同。
7.拌冷菜時,一定要先將整料用沸水燙一下或先用高錳酸鉀溶液消毒,然後再改刀拌製。
8.所用調味品均要色澤鮮亮,香味醇正,品質上乘。否則,有損涼拌菜的特色。
9.裝盤要飽滿豐潤,不可太多或太少。太多,顯得臃腫不雅;太少,顯得小氣不實惠。更不可一邊高一邊低,失去菜形的美觀。
10.因涼拌菜裝盤後是直接供客人(或自己)食用的,故操作前對所用的工具一定要進行消毒。
二、拌菜的醬汁調配及菜例
做好涼拌菜,除掌握上述操作要領外,更要掌握好味汁的兌製。本書介紹50種醬汁的調配秘方及實用菜例250種。
(一)三仁辣醬的調製及菜例
三仁辣醬的調製
原料
甜麵醬500克,幹辣椒節150克,白鹵水500克,油炸去皮花生仁、油炸核桃仁各100克,熟芝麻仁50克,蔥白75克,蒜仁500克,生薑25克,香油25克,紅油100克,熟花生油15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
1.花生仁、核桃仁分別用刀鍘成碎粒;蔥白切魚眼段;蒜仁剁成末;生薑刨皮洗淨,切成薑米。
2.淨鍋置中火上,放熟花生油燒熱,先投入蔥段、蒜末、薑米和幹辣椒節炸香,再下入甜麵醬炒至無生醬味,注入白鹵水攪勻,煮滾約5分鍾至醬汁黏稠出香時,調入精鹽、味精,撒入花生碎、核桃碎、熟芝麻仁,放入紅油和香油,攪勻後,出鍋盛入一容器內,即成。
特點
色澤油亮,質感黏糯,鹹鮮香辣,醬香濃鬱。
貼心叮嚀
1.甜麵醬應選用黏稠且色澤淡黃的;幹辣椒要選用色鮮豔、辣味濃、香味足的優質品(如四川朝天幹辣椒);白鹵水以清澈無渣、香味濃且無中藥味的為佳。
2.製醬前必須進行炙鍋,這樣做是為了避免麵醬粘鍋,出現色黑味苦的情況,同時在炒製時應用炒勺不停地推攪。
3.白鹵水的用量不要太多,否則,醬汁過稀,質量不佳。據筆者操作經驗,以熬好的醬汁呈似流非流狀為好。
4.醬汁炒好後,應盛在不鏽鋼容器或玻璃罐內保存,夏天不應超過三天,冬天不要超過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