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傳說與考古中的“人之初”(1)(1 / 3)

1、傳說時代的“人”

在距今一百七十萬年前,中華大地上就留下了我們祖先生活和勞作的印記。遠古時期的先民們從茹毛飲血、刀耕火種開始,與大自然做著不屈不撓的鬥爭,漸漸告別了蒙昧(mèi),向了文明。在有文字記載以前,先民通過世代相傳的神話傳頌著遠古的曆史。人類在大自然麵前是脆弱的,但是人類並不甘於永遠處在屈從的地位,於是遠古神話中出現了盤古、後羿、誇父這樣充滿悲劇色彩的英雄,也出現了像燧人氏、神農氏、黃帝和大禹這樣有膽有識的領袖。一個個優美動人、蕩氣回腸的神話傳說,承載著中華文明的火種,也指引著中國曆史演進的方向。

我們人類的祖先,究竟是從哪裏來的?古時候流傳著一個盤古開天地的神話,說的是在天地開辟之前,天地混沌(hùndùn)一體,像一隻雞蛋,或者像一個大西瓜,萬物都在裏麵。其中還生出了一個人,叫盤古氏。盤古氏用大斧把這一團混沌劈了開來。輕的氣往上浮,就成了天;重的氣往下沉,就成了地。以後,天每天高出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盤古氏本人也每天長高一丈。這樣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就很高很高,地就很厚很厚,盤古氏當然也成了頂天立地的巨人。後來,盤古氏由於過度勞累病倒了。在他臨近死亡時,他的身體突然化作天上地下的萬物:他的左眼變成了太陽,右眼變成了月亮;他身上隆起的部分變成了高山,血液變成了江河;他的肌肉變成了土地,頭發和胡須變成了天上的星星和地下的草木;他的牙齒和骨頭變成鐵塊和巨石,身上的精髓變成了珍珠和美玉;他的呼氣變成了風雲,喊聲變成了雷霆,流出的汗變成了雨水。最後,他身上長出的許多小蟲,經風一吹,變成了和盤古一樣的人。

這就是開天辟地的神話。

神話畢竟隻是神話,但是人們喜歡這個神話,一談起曆史,常常就從“盤古開天地”說起。這是因為它象征著人類征服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巨大的創造力。

遠古時期,人們還不知道用火,東西都是生吃的,不但生吃植物果實,就是打來的野獸,也是生吞活剝,連毛帶血地吃掉。這樣生吃各類食物,不但味道不好,有一股腥臊惡臭味,而且還傷害腸胃,導致各種疾病,損害身體健康。

有一次,森林裏由於閃電雷擊,發生了大火。火勢十分猛烈,一些小動物來不及躲避,被火燒死了很多。人們來到大火燒過的森林裏,發現被燒死的兔子、野雞等動物,吃起來味道特別香,而且吃下去很舒服,不會拉肚子。於是,人們經過多次試驗,漸漸學會用火燒東西吃,並且想辦法把火種保存下來,使它常年不滅。

又過了很久,有人發現,用一塊堅硬而尖銳的石頭,不斷地在另一塊硬木頭上使勁地鑽,就會產生火星,如果在底下再放些易燃的幹草,不就可以自己生火了嗎?經過不斷試驗,鑽木取火的方式獲得成功。這個消息不脛(jìng)而走,傳遍了各個氏族部落,大家都來學習人工取火的經驗。從此以後,人們再也不用為找不到火而發愁。人們可以隨時吃到燒熟的東西,後來,這個發明鑽木取火的人還教人捕魚。原來像魚、鱉(biē)、蚌(bàng)、蛤(gé)一類東西,生的有腥臊味不能吃,有了取火辦法,就可以燒熟來吃了。為了紀念那位發明取火的人,人們就把他稱為“燧人氏”。

又過了很多年,傳說中的“伏羲氏”或者叫“庖犧(páoxī)氏”(皰是廚房,犧是牲畜的意思),開始教人們用繩子結網,用網去打獵,還發明了弓箭。這樣,不光是平地上的走獸,就是天空中的飛鳥,水裏的遊魚,人們都可以射殺、捕捉。捕來的鳥獸,多半是活的,一時吃不完,人們就把它們留下來養著,留到下次吃,就這樣人們又學會了飼養,畜牧業開始發展起來。

這種漁獵時期又經曆多年後,人類的文明越來越進步。人們在長期觀察中發現,偶爾有一把野穀子撒在地上,到了第二年,地麵上就會生出苗來,秋天,又會長成更多穀子。於是,人們就開始大量栽種起來。並用木頭製造一種耕地的農具,叫做耒耜(lěisì,一種像犁的農具)。他們用耒耜耕地,種植五穀,收獲量就更大了。後來傳說中就把教人們種莊稼的人尊稱為“神農氏”。

傳說中的神農氏還親自品嚐各種野草野果的味兒,有甜的,也有苦的,甚至還是有毒的。通過這種方式,他不但發現了許多可以吃的食物,還發現了許多可以治病的藥材。因此,神農氏也成為中醫學的鼻祖。

從燧人氏到神農氏,這些傳說中的大人物實際上是無法考證的。但是從鑽木取火到漁獵、畜牧,反映了原始人生產力的發展過程,倒是有一定道理的。1952年,在陝西西安半坡村發現了一處大約六七千年以前的氏族村落遺址。從遺址中發掘出來的東西,就證明那個時期的人已經學會飼養和農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