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
北京是座古老的城市,其輝煌的殿宇、秀麗的園林,以及幽靜的四合院,使人流連忘返。
北京是祖國的首都,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指揮中樞,全國科學、文化事業的中心,是全國人民向往的地方。
從古老的城邑,到今天的首都,北京城經曆了千百年的發展、巨變。
北京城坐落於三麵環山、麵積不大的平原上。這塊平原通稱“北京小平原”。小平原的北部和東北部,屬於燕山山脈的軍都山。西部是太行山的北段,稱西山。北京小平原的地勢向東南微微傾斜延展,最後沒人遼闊的華北大平原。從北部、西部的山地中,一係列大小河川奔流而出,順著向東南傾斜的地勢,彙入海河,流進渤海。其中較大的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這裏的氣候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天寒冷幹燥,夏季炎熱多雨,年平均降雨量六百四十毫米,其中百分之七十集中於夏季。今天北京郊區的平原上,一片良疇沃野,但在遠古時期,卻布滿湖沼。這些湖沼是在數千年人類開發的影響下,逐漸消失的。北京城本身,也正是在這些開發活動的基礎上,誕生成長起來的。
遠在約六十九萬年前,北京西南郊的周口店地區,已經有猿人在那裏生活,他們就是舉世聞名的“北京人”。在“北京人”住過的山洞裏,發現了埋藏豐富的原始人類化石,以及他們使用過的工具、火種遺跡和古生物遺骸。“北京人”處在原始社會初期,過著群居的生活。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存和撫育後代,他們憑借由木棒和石頭製造的最簡單的工具,從事狩獵、采集,與自然界進行艱苦頑強的鬥爭。
北京故宮及北海白塔經過幾十萬年的漫長歲月,到距今大約五六千年前的時候,北京地區也像全國大部分地區一樣,進入了新石器時代。原始農業出現了。北京西部和北部的淺山穀地,以及山麓地帶,尤其是河流的衝積扇部分,是較早得到農業開發的區域。今天,在這些地方,最易發現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物。根據考古學的器型學研究,北京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既有中原的仰韶、龍山文化的特征,也有東北地區紅山文化的特征。這說明,在遙遠的古代,北京地區便與中原和東北有了較為密切的聯係。
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大多結束了以采集和狩獵為主的遷移不定的生活,而過渡到以農牧為主的定居生活。定居生活導致了固定居民點——原始聚落的形成。北京昌平縣雪山村,有一處文化內涵較為豐富的新石器代遺址,在此發現了不同時期的文化遺物,說明這裏曾是人們長時期生活的地方。農業生產和定居生活,會積聚起較多的人口,並促進穩定的、持續性的地區開發。在新石器時代,北京地區的人們砍伐林木、芟除草萊、播種穀物、開辟田園,開始改變了原有的自然景觀,並獲得越來越多的勞動產品。
北京天壇皇穹宇當三千多年前,以青銅器為重要特征的商朝文化在華北平原的中部燦爛發展時,北京地區由於位置偏遠,社會發展的水平並不高。這裏的居民是一些不同於商人的其他部落。雖然他們在文化麵貌上受到商文化的強烈影響,但在政治關係上,並不受商朝的直接統轄。
公元前十一世紀初期,興起於黃河中遊高原地區的周人,取代了商人的地位,建立起更加強大的王朝。周朝采用分封諸侯的辦法,將自己的直接統治區迅速擴大。北京地區就是在這個時候,以封國的形式,加入了周朝的政治體係。
最初,北京這塊地方分屬於兩個封國。北部的大部地區屬於薊國,西南一角屬於燕國。燕國是召公的封地,薊國據說是黃帝後裔的封地。在西周的各個封國中,都有一座都城,作為封國的統治中心。燕國的都城在今北京房山縣境。今房山縣琉璃河古城即其遺址。薊國的都城即薊城,位於今北京市區的西南隅,大致在廣安門附近。燕薊兩國並沒有共處多久,後來燕國吞並了薊國,並把自己的國都遷到薊城。這樣,燕國便成為當時北京地區惟一的諸侯國,而薊城則一躍成為古代北京地區惟一的中心城市。
北京潭柘寺古老的薊城是最早的北京城的前身,它的誕生和成長,掀開了北京城曆史長卷的初章。
那麼,為什麼北京地區的中心城市最終在這個位置上形成?為什麼這座城市曆久不衰,不斷壯大?這一位置有什麼優越性呢?
從小區位置來看,薊城恰好位於古代永定河衝積扇的脊背上,有良好的排水條件。另外,它又靠近衝積扇上一條潛水溢出帶的東側,這裏既有豐富的地下水,也有充沛的地表水,滿足了薊城早期發展的需要。
從大的區域範圍來看,薊城正處在我國北方一個非常重要的交通樞紐位置上。三千年前,在薊城開始興起的時候,華北平原上還是湖泊密布,道路阻隔。自中原北上的道路,隻有在大平原的西側和太行山的東麓地帶形成。這條南北通道要跨越一係列東西流向的河流。永定河位於大平原北端,是大道北行最後的一個渡口。越過這個渡口,便進入北京小平原。大道在這裏分為三條:一條向西北,穿過今南口峽穀而直上蒙古高原;另一條向東北,出今古北口,經過一片低緩的丘陵山地,進入東北大平原;第三條向正東,沿燕山南麓前進,經濱海走廊而達遼河下遊平原。這一道路形勢,在我國北方,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因為正是以這幾條大道為骨幹的交通體係,而將中原、東北和蒙古高原這三大地區緊密地聯係起來。薊城在這幾條大道的交彙點上形成,具有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優越地位。這一點,乃是薊城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在薊城到北京城的發展過程中,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