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26日)
袁仲一(陝西省司馬遷研究會會長)
各位領導,各位代表,女士們、先生們:
在這金風送爽、秋景宜人的時節,我們來到渭水之濱,班固的故鄉鹹陽召開這次司馬遷與班固文化比較研討會,具有重要的曆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首先,讓我代表陝西省司馬遷研究會、鹹陽市文物局以及陝西人民出版社、陝西師大文學院、陝西曆史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這七家主辦和協辦這次研討會的單位,熱烈歡迎來自全國各省、市包括台灣和香港以及美國、日本的專家學者來參加這次盛會,同時衷心地感謝鹹陽市政府對這次研討會的盛情支持和幫助。
秦漢時期是中國曆史上一個重要時期。它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製度的基本格局,同時,文化方麵通過秦漢時期的整合,在古代社會形成以儒學為基本思想的悠久的文化傳統。正是在這樣的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下,東西兩漢在陝西產生了兩位偉大的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一位是西漢史學世家出身的韓城的司馬遷,撰著了《史記》;一位是東漢蘭台令史扶風安陵人班固,撰著了《漢書》及《兩都賦》、《白虎通義》等。
近兩千年來,學術界一直是馬、班齊名,《史》、《漢》並稱,也是文史哲研究的熱門話題。從古至今,對馬、班及《史》、《漢》的評價紛紜,這也是前人對他們及其著作的比較研究,也顯示了他們及其著作影響之深廣。
我們這次學術研討會,就是要在繼承前人對馬、班與《史》、《漢》比較研究的基礎上,發掘新的資料,提出新的觀點,展現新的視角,從文化史的高度,將馬、班及《史》、《漢》比較研究推向新的階段,並且在今後的研究中不斷深入,為建設社會主義新文化提供曆史的依據。
我們這次會議的另一任務是換屆選舉。司馬遷研究會成立以來,經過幾屆研究會理事會的不斷努力,司馬遷及《史記》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出現了一批研究新成果,研究的問題不斷深入,研究隊伍不斷壯大,老專家老而彌堅,青年新秀英姿喜人,研究會的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重視,也更為廣大的群眾和學界所認可。更可喜的是,司馬遷研究的具有裏程碑性的《史記研究集成》前幾卷已付發排,預計近期即可與學術界見麵。正是在這種形勢下,我們按照學術團體的組織規定,進行新一屆的換屆工作,將更多的青年才俊吸收到研究會的領導中來,增加研究會的新鮮血液,使研究會的工作更富朝氣,生機勃勃。
我相信,今後在新一屆研究會領導班子組成後,研究會的工作將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祝各位專家學者身體健康,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