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4.3 天鄙龍頭(3 / 3)

伍封忙去將天鄙環迎入廂房,道:“今日才與龍頭分手,龍頭接著又趕了來,是否又何指教

呢?”

天鄙環歎道:“小人是為了鄙族之事而來。”

伍封知道天鄙族人地位最低,多數淪為家仆侍婢之類,心中對天鄙族自然有些同情之意,

問道:“龍頭但說無妨。”

天鄙環道:“鄙族以前是九族之中人數最多的,數十年前齊入攻萊時,鄙族人不論男女,聚

兵與齊人作戰,連戰數十陣,終是不敵齊人的戰車和革兵,乃至於敗,當時鄙族之人,有八成

以上陣亡。唉,這也是螳臂擋車,自取其禍!”

伍封反而心生敬意,道:“國遇強敵,自然要奮力相抗了,天鄙族人奮身國事,令人生敬。”

天鄙環見伍封反而這麼說,與國異等人大不相同,喜道:“大將軍果然見識高明。鄙族人自

從齊人入萊後,元氣大傷,偏偏齊人又惱我們頑強相抗,便宣告齊境,將天鄙族列入齊國的賤

族,不得當士卒,不能為匠人。我們當時還有萬餘人,但齊人未分一畝良田給我們,是以族人

無以生計,隻好投身各府為役,後來一族僅有五千多人了。。”

伍封搖頭歎道:“當時的國君是靈公吧?靈公怎能對你們如此刻薄呢?有失大國體統。”

天鄙環道:“景公之時,以晏嬰為相。晏嬰之祖為倭人族的夷人,他的祖母、母親均是齊人,

是以無人知道他是夷人,乃能為相。晏嬰在夷維長大,深知夷俗,待他為相時,知我們天鄙人

的苦處,命我們族人開拓荒地,又將夷地罪徒盡驅來開土。那些年我們開田無數,雖然每年收

成交出一半為邑收,仍能自足,勝於為人作奴,那時鄙族方能漸生人丁,眼下也有了三千餘戶。

晏嬰本想賜我們族人田地,可惜天不予壽,晏嬰死後齊製漸壞,它族自恃勢大,設法將鄙族人

逐走。前些年得倭人族之助,為鄙族在海邊建立村寨,稱為蓬邑。誰知國異一到萊夷,便看中

了蓬邑,將村寨收了去,以村寨為址,修建主城。可憐我族近萬族民,難以生聚。”

伍封歎道:“你們族人數十年中受了不少苦頭,在下這次到萊夷來,定會設法為你們一族覓

安身之所,使衣食無缺。”

天鄙環跪拜於地,老淚縱橫,道:“若是大將軍能為鄙族人安身立命著想,我們天鄙族人定

會報效大將軍,一族之眾任大將軍驅策。”

伍封將他扶起身來,道:“龍頭不必如此,這是在下理應做的事情。”

天鄙環道:“今日大將軍走後,姊夫與小人商議,均覺大將軍為人光明磊落,以誠待人,我

族是否能夠中興生存下去,全在大將軍身上,因此小人才會來找大將軍一述苦處。”

伍封笑道:“在下看萊邑之地,主要是倭人和夫餘人,還有少量東屠人。未知其餘各族主要

居於何處?”

天鄙環道:“萊西之地有二族,萊邑城之旁是倭人,城中夫餘人也不少,不過夫餘人主要在

贏城附近。萊南之地,夷維城以玄菟族為主,博城是高麗人的中心。萊北之地,北口附近是樂

浪人的村寨,北口與主城在間是索家人的村寨。東屠人的主地在萊東。滿飾人以打獵為主,是

以常在萊夷中間的山地活動,大部分在萊北。”

伍封又問道:“主城附近有何族之人?”

天鄙環道:“主城是國異奪我們的村寨後新建之城,城中有些齊人,也有不少鄙族之人。不

過,此城尚空虛之極,少有人居,聽說令堂正在主城,準備大加修葺,以為大將軍的府第。”

伍封笑道:“既然主城附近它族之人少,龍頭何不將族人往主城遷移呢?”

天鄙環大喜道:“鄙族人數較少,與它族近了也不免擔心受人欺淩,若在大將軍府第左近,

那是最安全不過。小人去了主城之後,先與大將軍商議,再選其址。”

伍封笑道:“日後我的軍營也在主城,誰敢到左近惹事?”

天鄙環高高興興告辭走後,伍封與妙公主、老總管和墨愛說了天鄙族的事情,墨愛點頭道:

“大將軍如此安排極好不過,天鄙族人最為忠義,有他們在主城附近,到主城大有幫助。”

伍封道:“我也在想,過不多日便要招兵訓練,這些人定多是夷人,天鄙族人就算一下子給

了不少地,仍得等明年收成才有所獲,不如從中招人為軍,或可幫助其生計。”

墨愛感動道:“大將軍宅心仁厚,這真是萊夷人的福氣了。”

伍封道:“這裏仍由墨兄暫時代管,等新春之後,在下再細細地劃地而治,安排各城職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