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 播下種子(1 / 2)

淮陰城。

“大王,水師戰報,數日前,我水師在即墨外海域與齊軍交戰,我軍大破齊軍。此戰,齊軍逃離四十餘艘戰船,其餘戰船全部損歿。其後,我軍踏上即墨地域,破一城,得百姓兩千餘人,毀壞齊國鹽田數百頃。

沈將軍來報,因聲子率軍抵達即墨,是故,水師無法擴大戰果,已經返航。”

“好、好、好!”熊槐聽著陳軫的稟報,心中大喜。

最令他欣喜的,不是水師在北麵大勝齊軍,而是這一次的行動,水師用實際行動表明,跨海作戰已經從理論變成了實際。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那接下來就會有第二次。

從此以後,楚國再次攻打齊國,便多了一種選擇。

而且,齊國南麵的重鎮,比如北麵的清河城,從此將不再是阻礙楚國的壁壘楚軍。

齊國那麼長的海岸線,以後楚國水師便可以時常去串串門。

一想到這,熊槐頓時心中一樂:“好,此戰大勝齊軍,寡人心中甚喜,必有重賞。”

說著,熊槐想起還在北麵的昭雎,頓時微微一笑。

之前楚國以為齊國水師一直留在國中,這才確定了以水師為餌,引誘齊軍北上,實則強攻清河的計策。

但是,其後得知齊國的水師去了燕國,強攻清河的計劃頓時沒了必要。

不過,因為燕國使者屈庸的緣故,昭雎還是在北麵挖開溝渠,準備水淹清河,以示楚國救燕的決心。

就算水師失敗了,楚國還有清河這邊做為突破口。

如今,齊軍已退回國中,而楚國水師也在南返,讓昭雎繼續圍攻清河已經沒必要了。

想著,熊槐向陳軫吩咐道:“賢卿,稍後將這個好消息傳給柱國,告訴柱國,可以退兵了。”

“唯。”

···

兩日後,清河城外的楚軍全部退回淮陰。

又半月,沈宜甫帶著水師返回淮陰。

水師返回之日,熊槐率群臣親自在城外勞軍,並當場賜下獎賞,以示自己對水師的重視。

返回淮陰城的大廳之後,熊槐再次向沈宜甫以及公子安表達感謝與祝賀之後,當著群臣的麵,開口問道:“將軍,安石君,不知此次率軍北上,一路上情況如何?”

沈宜甫聞言,看了一眼楚王,見楚王一臉的期待,頓時心中大喜。

之前他在齊國水師動向不明的時候,就主動請命北上,所為的一切,不就是希望楚王能將目光轉移到海上嗎!

之前楚國水師最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與越國水師對抗,接下來就是運輸物資與士卒。

但自從越國滅亡之後,楚國盡有江水,不要說楚國的戰船,就是楚國的商船漁船,也能縱橫南方無阻。

這種情況下,楚國水師的作用就極大的降低了。

水師沒作用了,他這個水師主將,地位也跟著直線下降。他堂堂水師主將,竟然變成了運輸隊長,心中的憋屈,可想而知了。

但現在,他還有水師似乎又有了用武之地。

想著,沈宜甫頓時興奮的應道:“大王,臣這一路北上,可謂見識了大海的遼闊。不過,大海雖然遼闊,但是終究還是難不倒水師。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