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1 / 2)

清河城外。

二十天前,楚國水師走海路北上伐齊。

半月前,泗水的齊國水師為了拖住楚軍,為了給回援的齊軍提供足夠時間,不得不全軍北上,牽製楚軍。

其後,齊國水師一走,昭雎立即隻會楚軍封鎖清河城,並派出偏師開始從泗水上遊向清河城挖溝建渠。

十幾天過去,在兩萬楚軍的努力下,一條寬一丈深一米的水渠,已經順勢地勢,從泗水上遊蔓延到清河城外西北十裏處。

至此,水渠已經完成大半,隻等水渠抵達清河城外,便可放水衝擊城牆。

如今天下各處的城牆,無論是兩版牆還是四版牆,都是夯土牆,這種城牆,隻要被水侵泡著,接下來什麼都不用做,用不了一兩月,就會自己跨掉。

故而此時,無論是城外的昭雎,還是城中的匡章,亦或者淮陰的熊槐,都在密切的關注楚軍的修渠進度。

就在眾人的等待中,齊國從燕國退兵的消息傳了過來。

另一邊,沈宜甫率領的水師才剛剛抵達琅琊。

此時,沈宜甫看著手中的情報,幽幽一歎,然後轉頭看向南方道:“可惜了,如今齊國已經從燕國退兵,但是泗水的那隻水師卻一直掉在後方,不敢靠近我們,以致我軍擊破齊軍水師偏師的任務至今還未完成。”

一旁的公子安聞言頓時沉默下去。

這次水師北上的目的有兩個,其中最重要的是為了逼迫在燕國的齊軍退兵,這個任務已經完成。

其二便是消滅齊國水師偏師,隻要消滅這一部分,那麼接下來楚國便可以徹底控製淮泗一帶的水域,對齊國形成強大的壓力。而且,隻要齊國水師力量不足,那麼楚燕兩國的聯係也能方便一些。

隻可惜的是,自從齊軍兩天前趕到楚軍身後三十裏後,便一直保持著與楚軍的距離,始終沒有上前。

或許齊軍也知道,就憑他們兩萬人,數百條大小不一的戰船,肯定不是楚國五萬人近千艘大船的對手。

或許齊軍也在等待北麵的水師回援,然後前後夾擊楚軍。

無論齊軍是何打算,反正這幾天來,楚軍並沒有找到與齊人交戰的機會。

此時,沈宜甫望了望北方,又回頭看了看南方,沉吟許久,再次開口道:“安石君,如今我們從淮陰出發已經二十日,君熟悉從燕國前往楚國的水路,不知齊軍從易水到這邊大概需要多久?”

公子安想了想,應道:“將軍,雖然在下從來沒有在這個季節南下,但是,按照冬季航行的驚疑,從易水出發,走海路到琅琊···”

公子安還未說完,沈宜甫突然打斷道:“不,不是到琅琊,而是去即墨(青島附近)。”

“即墨?”公子安一怔,隨後反應過來。

即墨城就在琅琊北方不遠的地方,乃是齊國五都之一,是齊國第二大城池,但是即墨城的繁華以及富裕卻不比現在天下最大的城池臨淄差。

即墨東麵靠海,是齊國重要的鹽場以及漁場,也就是憑借這魚鹽之利,讓即墨的財富不下於齊都臨淄。

所以說,即墨城乃是齊國東部最重要的城池,而且即墨靠海,也是水師很容易攻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