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軍求和(2 / 2)

形勢變化的真快!

此時,魏王一想起原本即將到手的陳城,甚至已經到手的陳城以北二十餘城,馬上就要被楚國奪回。

想著,頓時一口氣堵在胸膛中,上不來下不去,堵的異常難受。

接著,魏王又見田文與樓庳全都低頭不語,心中更加難受了。

頓了頓,魏王才無力的開口道:“相國,傳詔給犀武將軍,讓他退兵吧,放棄此前奪取的陳城周圍的十餘城,堅守襄城。若是楚軍意圖圍城,則放棄這次奪取的所有城池,退回魏境。”

“唯。”

接著,魏王為了避免率先遭到楚國的報複,又開口道:“樓卿,有勞賢卿去一趟楚王,就說寡人願意與楚國講和!”

“唯!”

齊國。

齊王向儲子感歎道:“相國,寡人嚐聞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如今看來,果然如此。先前趙王要立子蘭為王,寡人心中還不情願。現在想來,若是沒有立公子子蘭,而是立太子橫。恐怕楚國就會極少的代價,就能完成誘敵深入,分化秦韓聯軍,然後各個擊破。

如此一來,楚國豈有丹淅之敗?”

說著,齊王有讚道:“楚國能有這般強勢,從上將軍昭鼠以死詐敗之中,就可見一般。有此忠臣,國家怎能不強大呢!”

儲子聞言沉吟了許久,然後皺了皺眉,然後搖頭道:“大王,這段時間以來,臣心中一直有一個疑問?”

“哦!”齊王笑了笑道:“相國有何疑問?”

儲子問道:“大王,如果楚國沒有丹淅慘敗,那麼秦韓聯軍會分兵嗎?”

齊王一怔,然後遲疑的道:“丹淅之間有十萬楚軍,若是這些精銳全部退往有五萬精兵防守的楚國重鎮宛城!那麼,秦韓兩國在十五萬大軍的強大壓力下,肯定不敢分兵,而是集中主力圍住宛城,然後聯絡楚國各地驅逐郢都的楚王槐,讓楚人迎接子蘭回都。

在秦國已經暗中謀算義渠國的情況,時間拖得越久,就越對楚國不利。如此,便是用最少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

說著,齊王驚疑不定道:“相國是說丹淅之敗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也對,寡人聽說丹淅主將葉公,已經快年近花甲了,這麼大的年紀,突然猝死再正常不過了。如此,隻要葉公一死,楚國也可以對秦韓兩國詐敗,然後大軍潰走宛城鄢城,秦韓見此,極有可能也會分兵,最終的結果還是被楚國各個擊敗。”

說著,齊王想起楚國景鯉之死,不由感歎道:“楚王仁慈之名在楚國廣為流傳,大概也隻有這等仁義之君,才能讓臣子能心甘情願的以死報國吧!”

儲子雖然心中疑惑楚國忠臣何其多也,但是也不得不承認,以楚王的仁義,這種事情的發生,是極有可能的。

想著,便長歎著點了點頭。

此時,齊王臉色一沉,皺著眉道:“相國,以楚王之仁,能讓其百官之首的令尹景鯉主動赴死以平息國中不滿,又有上將軍昭鼠,或許還有葉公這等臣子主動以死用詐。

這樣的國家,君臣上下相合,國內智者層出不窮,百姓樂為效死。故,寡人深為之憂,恐難以力敵,不知相國可有計策?”

儲子聞言皺了皺眉,然後陷入沉思之中。

40716/25287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