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中,樗裏疾得知甘茂阻礙楚軍不足一個半時辰,便全軍潰敗而走,不由大吃一驚。
甘茂歸來,樗裏疾第一時間找到他,奇怪問道:“左丞相,方才可是出了何事,一萬大軍,為何潰敗的如此之快。”
甘茂連喘三口氣,才應道:“丞相,不知何故,應君所部的楚軍封君,全都悍不畏死,帶著親衛親自衝鋒陷陣,瘋狂的對我軍陣線發起進攻,我軍抵擋不住,前軍的符將軍戰死,士卒大崩,隻能退走。”
樗裏疾聞言不禁皺起眉頭。
按照原本的估算,應君所部的楚軍,乃是各地臨時拚湊的軍隊,應君等人連續背叛,又攻城一月有餘,此刻應該人心渙散,士氣低下,戰力嚴重不足才是。故而甘茂打算斷後之時,樗裏疾才給了一萬兵力,讓他堅守到天黑再撤退。
結果,應君等人的戰力大大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
此時,甘茂的呼吸漸漸平複下來,開口道:“丞相,楚軍出現這種情況,恐怕是應君受楚王所逼迫,比如全族貶為庶人,無功者將會辱及祖先,要被挖祖墳等等,故而應君他們才不得已而死戰不怠。”
樗裏疾點了點頭,甘茂的猜測也正是他心中所想。若非他們不是被逼到極處,必然不會如此。
隻是雖然知道原因了,但對目前的局勢沒有絲毫改觀。
正在此時,一個斥候來報:“將軍,楚軍已經追到我軍二十裏外。另,漢水之北四十裏之外也出現一支三萬人的楚軍,他們打著陰君的旗號,似乎是楚國鄢城的援軍。”
樗裏疾心中一沉,對秦國來說,最壞的事情發生了。
若是不久前楚軍還沒有實力與秦軍一戰,那麼陰君等人的到來,身後的楚軍已經可以與秦軍相爭了。再加上公孫衍所部,即便正麵對決,楚國也不會落入下風。
一旦秦軍被堵在漢水,遭到前後夾擊,則真的危險了。
想著,樗裏疾將目光看向身邊的甘茂,然後飽含期待的問道:“左丞相,事急矣,我等應該如何是好?”
甘茂心中頓時一滯,暗道:方才自己已經斷後一次了,難道還要再次去斷後?
明顯,這次斷後跟上次不同,上次應君屈原等人的大軍都在南岸,斷後之師還能從容退走。但是這一次,一旦鄢城陰君的大軍從北麵殺到前方堵路,那就退無可退,隻能束手就擒。
想著,便無視了樗裏疾期待的目光,拱手應道:“在下願聽丞相吩咐。”
樗裏疾見甘茂不接話,不願主動請求斷後,也沒有出言相逼。若是他開口逼死了一個左丞相,哪怕他是秦王的親叔叔,恐怕也隻能自殺謝罪了。
想著,樗裏疾沉吟了一下,然後開口道:“事已至此,要想全軍而返已不可能,必得壯士斷腕,留下一支大軍在此阻攔楚軍,然後主力才能退回秦國。”
說著,樗裏疾又看向甘茂問道:“不知左丞相心中人選?”
甘茂一聽樗裏疾又問他,不好推脫,想了想,拱手應道:“丞相,在下門客馮喜,早年隨相國張儀出使各國,頗具才能,若是讓他率領五萬精兵斷後,必能阻攔楚軍的追擊。”
樗裏疾聞言頓時在心中暗罵,此時也不知道公孫衍有沒有在前方等著,若是此時留下五萬精兵,再加上剛剛甘茂自己損失的近一萬精兵,這一下就損失了六萬精兵。雖說一路急行遇上公孫衍的幾率很低,但是,萬一在前方碰上公孫衍堵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