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卒的士氣恢複後,熊槐暫時鬆了口氣。
回到營帳後,熊槐對昭雎道:“賢卿,如今我軍士氣已經恢複,但是要和秦軍一戰,還略有不足,務必嚴密防守丹水,防止秦軍過河,丹水的防務,寡人就交給你了。”
“臣領命。”昭雎行禮一禮,領命而去。
接著,熊槐對陳軫道:“賢卿,至於韓軍一事,就交給你了,由你全權負責。”
“臣領命。”陳軫領命而去,開始實施離間秦韓兩軍的行動。
熊槐看著上官大夫道:“賢卿,至於拉攏韓國一事,寡人就交給你了。如果韓國敬酒不吃吃罰酒,那麼你就告訴韓王,寡人的百萬大軍,願意去新鄭為韓王祝壽。”
上官大夫行禮道:“微臣領命。”
上官大夫離去後,熊槐對鄂君等四位封君道:“四位賢卿,還請各歸本營,安排士卒休整,明日我楚軍還需五千援兵。”
“臣領命。”
帳中的大臣全部離去後,熊槐左手手肘放在桌案上,手掌撐著自己的左臉,右手中指不斷敲打桌麵,目光離散,神遊物外。
昨日一戰,楚軍的不足已經暴露無遺。
那些初次上陣的士卒,麵對秦國精銳,差距實在是太大,二十萬大軍的防守圓陣,竟然一戰就被打穿。
雖然秦軍的凶悍是一個原因,但是自身的原因更是主要原因。
四萬傷亡,如此慘重,不是因為其他,都是因為自己征召的緣故。
士卒未經訓練,就匆忙帶上戰場,這簡直就是謀殺。
楚國有戰爭經驗的精銳軍隊,並不比秦國少,相反比秦國還要多。但是楚國戰線太長,同時麵對多個國家,如此就略顯不足。
而且楚國的軍隊相對於其他國家來,並沒有任何優勢。
此時熊槐迫切希望建立一隻強大的楚軍。
從各國來。
秦國軍隊的強大,在於一場較為徹底的變革,百姓的唯一出路那就是打戰,所以秦國軍隊強大。
秦國已經將征召兵這一製度發揮到極致,號為虎狼。
可是楚國的情況,要想變成秦國那樣,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即使變成秦國那樣,難道還能比秦國更強?
接下來就是魏武卒。
魏武卒是各國之中經常進行軍陣演練的軍隊,和各國流行的征召兵不同,魏武卒是帶有募兵性質,從全國招募選拔的軍隊。
經常訓練的軍隊,即是優勢同樣也是劣勢,一旦戰損,要想補充,就需要花一段時間來對新兵進行訓練。
魏武卒的強大,可能比秦軍還要略勝一籌,相同的人數,魏武卒可能會贏,但是魏武卒不是征召兵,數量過少,相對於龐大的秦軍那就相形見絀。
同時,魏武卒還有一個弊端,那就是很花錢,而且免稅,一個魏武卒的消耗遠遠超過了數個征召兵,所以魏國最鼎盛之時,魏武卒都沒有達到十萬,其他的都是征召兵。
至於當今的另一隻募兵,那就是齊國的技擊之士,雖然這也是募兵,但這更是雇傭兵,齊國有錢任性。
齊國的雇傭兵,其他國家都學不來。
熊槐眯著眼睛,手指不斷的敲打桌麵。
腦海中漸漸鎖定魏武卒,不,不是魏武卒,而是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