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秦國可不是隻有楚國一個對手,齊國現在還很強,尤其是吞下燕國,實力對比秦國,已經明顯占優勢了。
見秦王有所意動,張儀頓時心中一沉,上一次和司馬錯辯論伐韓還是伐蜀,結果張儀的誇誇而談麵對司馬錯的務實之言,完全不堪一擊,秦王采納了司馬錯伐蜀之議。
沒想這次關於讓出巴國的事情,再次被司馬錯求實務真的言論駁斥的漏洞百出。
要是司馬錯再次在秦王麵前駁倒了自己,那麼他張儀在秦王的心中,肯定會地位下跌的。
一旦失去秦王的信任,他張儀會落得什麼下場,公孫衍和陳軫就是前車之鑒,這兩人就是被他張儀排擠出秦國的。
想到這裏,張儀再次向秦王道:“大王,客卿所言極有道理,但是微臣有一疑問,想請教客卿。”
司馬錯聞言向張儀一禮道:“請相國賜教。”
張儀問道:“不知如今我們秦國和楚國相比誰強誰弱。”
司馬錯驚訝的看了一眼張儀,然後看了看若有所思的秦王,思考了一會兒道:“秦國和楚國相差無幾,但是目前我秦國相對與楚國而言,占有絕對的地利,一旦發生戰爭,我們秦國即使不勝,但是也不會輸。”
秦惠文王聽到司馬錯的言論微微點頭,正如司馬錯所言,秦國不僅僅隻是麵對楚國是這樣,自從秦國收回河西之地後,麵對其他關東國家也同樣是如此,即使不勝,但也不會輸。
張儀笑了笑道:“大王,客卿所言不錯,我們秦國的實力並不比楚國的實力強大,去年曲地和於中兩戰,足以證明楚國的實力並不弱。”
“如今我們秦國想要攻擊楚國,隻有四條路。其一兵出武關過於中,攻擊楚國的丹水流域。其二兵出南鄭,經漢水攻擊楚國的漢中郡。其三兵出巴國,經江水攻擊楚國的巫郡。其四借道韓國,攻擊楚國的方城一帶。”
“誠然,如今我們秦國對比楚國占有地利,楚國攻打秦國,需要付出十分力,才能得到一分收獲。但是反之亦然。”
“我們秦國如果借道韓國攻擊楚國,那麼一旦韓國倒向楚國,那麼我們秦國就將再次麵臨一場殽之戰。”
殽之戰是指秦晉爭霸時,秦穆公越過晉國勞師遠征鄭國,結果在鄭國無功而返,大軍回歸途中,在殽山遭到晉國的偷襲全軍覆沒的事。
對於越過其他國家,勞師遠征千裏之外的國家,無論是提出借道的國家,還是被借道的國家,心中全都心驚膽戰。
假道伐虢的事情,春秋戰國曆史上已經出現很多次了,要是自己借出道路,結果來借道的國家靈機一閃打算順手牽羊撈一把,那就欲哭無淚了。
而提出借道的國家,把軍隊派出去,後勤補給線路也全都要經過這個國家,不發生殽之戰的那樣的慘劇,要是借出道路的那個國家,突然發生盜賊事件,把後勤補給搶走了,或者把後路給斷了,這可怎麼辦!
其實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即使戰爭很順利的打贏了,那麼通過戰爭而獲得的收益,怎麼長久的保持下來,誰能長久的守住一塊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