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1 / 2)

昭應回答:“大王,軍中杖刑,隻是為了處罰那些觸犯軍法不重亦不輕的將士。用特製的木杖為工具,對受刑者進行擊打。”

“依照將士觸犯軍法的嚴重程度,分別予以二十杖到八十杖不等。”

“二十杖到八十杖不等?”熊槐聞言點了點頭,以前看電視劇的時候,還沒有看到那部劇動不動就是一兩百杖的。

熊槐接著問道:“為何是這種數目,其中可有什麼講究嗎?”

昭應再次答道:“回大王,低於二十杖的刑罰,軍中會采用鞭刑,因為杖刑使人傷重,鞭刑造成的傷勢較輕,所有一旦軍中所觸犯的軍規較輕,一般會施行數量較多的鞭刑。”

“軍中一旦出現嚴重違背軍規的,按軍法,可殺之,自然就不必施行杖刑了。”

昭應想了想,繼續道:“而且在軍中,以處罰四十至六十杖居多。凡是超過六十杖的,如果不是身強體壯之輩,就極有可能出現殘疾,也有一定的可能會受不住刑罰,而被活活打死。”

熊槐聞言吸了一口冷氣,不到一百杖就有可能將人打死,那要是兩百杖下去,就是一頭牛也會被打死吧。

要是出現這種情況,那玩笑就開大了。

屈原見陳軫被昭應話嚇得冷汗直冒,出來詢問道:“將軍,平有疑問,還望將軍解惑。”

昭應向屈原拱手道:“請大夫指教。”

屈原向昭應拱手回禮,疑惑的道:“平曾經也在軍中呆過一段時間,時常聽到軍中處罰將士杖一百,杖兩百,敢問這是何故?”

聽到屈原的提問,其他大臣也將目光放在昭應身上,看他如何解釋。

屈原所的處罰,他們也經常聽人提過。

熊槐聞言一愣,屈原的這種法,前任也沒有聽過。

而看群臣的臉色,好像還真有這麼一回事。

難道昭應謊了?

熊槐皺眉問道:“將軍,不知三閭大夫所言是否屬實,軍中真有這種刑罰?”

被楚王和群臣關注,昭應絲毫不見擔憂,依舊冷靜道:“回大王,三閭大夫所言確有其事,軍中的確常有杖一百和杖兩百的刑罰。”

聽到昭應的回答,除來昭雎,其他人全都麵露不解之色。

昭應沒有等其他出聲詢問,很快就自己解釋道:“大王,三閭大夫所言的杖刑,和剛剛微臣所的杖刑是兩種不同的刑罰。”

“微臣所的杖刑,是以樹幹製成的木杖為刑具的杖刑,刑罰很重,容易出現死亡。而三閭大夫所言的杖刑,則是以荊條為刑具的杖刑,刑罰較輕,受罰者不易出現死亡。這兩種刑罰雖然都叫做杖刑,但是卻不是同一種刑罰,前一種是杖刑,後一種是杖刑。”

“杖類似於鞭刑(皮鞭,不是兵器鞭),卻又比鞭刑嚴重,因為荊條上有刺,所以杖刑比鞭刑嚴重,而相較於杖刑卻很輕。所以軍中處以杖刑二十至四十杖,往往有杖刑代替。”

昭應的解釋,讓熊槐想起了學時所學的課文,廉頗和藺相如結交之初的負荊請罪,就是背著荊條去請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