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群臣沉默了一下,鄢陵君最先開口道:“太子,壽春並非楚國故都,乃是大王強行遷都而來。是故,臣請太子將都城遷回壽郢。”
鄢陵君一開口,江漢的封君貴族無不眼睛一亮。
之前江淮這邊的封君已經被楚王情理了一遍,貴族勢力十分弱小,壽春城周邊的地區幾乎全是楚王的心腹之臣。
而剩下的江淮貴族,雖然最近與太子關係變得融洽起來,但其實,誰也不知道這其中有多少人是楚王派出的探子。
在這種情況下,若是遷都回郢都,一則可以立即跳出楚王的陷阱,二則可以得到江漢貴族的全力支持,三則···一旦事有不濟,他們還能與楚王東西分治,力保江漢。
一想到這,出生江漢的貴族紛紛響應道:“太子,鄢陵君所言極是。”
此時,江淮這邊的貴族一聽江漢的貴族要慫恿太子遷都回郢都,頓時心中一急,若是遷都回郢都,那他們江淮這邊的貴族不久全都被太子他們舍棄了嗎?
想著,江淮這邊的貴族在渤海君昭浪不在的情況下,紛紛向給他們與太子牽線的龍舒君使眼色,讓他牽頭反對遷都。
但···
龍舒君看到江淮貴族使眼色後,心中不禁長長一歎。
其實,昨夜他見楚王從密道逃亡後,就已經知道大事不好了。
隻是,不僅太子橫沒有放棄,他同意也沒有放棄。
眼下之局,最好的情況就是前線貴族的軍隊先回來,並且昭雎屈原麾下的大軍直接在齊國崩潰了,如此,他們還能力保江淮。
但,如果昭雎與屈原手中的軍隊沒崩,就以壽郢現在百姓恨他們入骨的狀況,他們肯定守不住江淮。
隻是···太子橫能不能守住江淮,跟他這個孤家寡人有什麼關係,他要的隻是破壞新法,打擊暴君而已。
所以,麵對十足的把握,與一半的幾率···
於是,龍舒君拱手道:“太子,此時理應立即遷都回郢都。”
江淮封君一聽,立即炸了。
朝議之後,就在太子橫與江漢貴族準備遷都回郢都的時候。
一股暗流開始在投靠太子橫的江淮貴族以及壽郢守衛軍中湧動。
當日中,大量的謠言開始在守衛軍中流傳。
“太子準備放棄壽郢,逃亡郢都。”
“大王脫困,平叛大軍已經在回來的路上了!”
“大王詔令,所有參與叛亂的人全都要滅族,我等跟隨太子去郢都,則留在江淮的家人必定會被滅族。”
“大王詔令,撥亂反正者免罪。”
“太子有令,不願跟隨去郢都的士卒,滅族。”
“太子有令···”
大量謠言在軍中傳播,全部出身於江淮地區的士卒無不驚恐異常,唯恐自己會被楚王滅族,又或者會被太子滅族。
與此同時,壽郢守衛軍中出身自江淮貴族的將領,則頻頻開始與江淮貴族聯係。
又次日,也就是太子橫起事的第三天,江淮貴族聯合大部分壽郢守衛軍背叛太子橫,並打出撥亂反正,為楚王效忠的旗號。
其後,太子橫與壽郢守衛軍在壽春城中激戰。
雙方激戰不久,早已對太子橫不滿的壽春百姓紛紛行動起來,從家中拿起武器走出家門幫助壽郢守衛軍。
隨著國人暴動,太子橫的大軍當即潰敗,然後退守王宮。
日中時分,國人武裝與壽郢守衛軍將士攻破王宮,獲太子橫、公子平、工尹公輸正等人,而司馬景缺、廷理申鵠等人自殺身亡。
至於江漢貴族,少部被殺,少部被俘,大部逃亡江漢。
日落時分,當熊槐率領十五萬江東大軍乘坐海船回到壽春時,得知太子橫已經國人俘虜了,不禁沉默了。
沉吟許久後,熊槐恨鐵不成鋼道:“廢物,枉為寡人之子,寡人的臉麵全都被他丟盡了。”
40716/5580916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