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無崖 無忌 張三豐 往事 驚雷(3 / 3)

“大師,勿急。將兩者關聯起來的就是我前麵說到的‘掃地僧’。”無極微笑著答道。

眾人再觀渡空的神色如常,心知確如無忌所言,也深知無忌接下來的話語將進入最高潮的部分,個個都屏氣凝神,靜心靜聽,唯恐遺漏了什麼。

“不錯,老衲這一脈傳承的所有精義皆在‘掃地僧’之傳承上”

“但不知大師對‘掃地僧’一脈的精義如何理解?”

“慚愧,本脈傳承的精義並不多,在三位祖師留下的典籍之中隻有隻言片語的提及,但已可讓本脈傳人精通所有的七十二項絕技了!”渡空看了看無忌,繼續言道:“不知無忌小施主又對‘掃地僧’的佛法、武學精義了解多少呢?”

無忌聞言之笑了一笑,言道:“貴派武功傳自達摩老祖。佛門子弟學武,乃在強身健體,護法伏魔。修習任何武功之間,總是心存慈悲仁善之念,倘若不以佛學為基,則練武之時,必定傷及自身。功夫練得越深,自身受傷越重。如果所練的隻不過是拳打腳踢、兵刃暗器的外門功夫,那也罷了,對自身為害甚微,隻須身子強壯,盡自抵禦得住。但如練的是貴派上乘武功,例如拈花指、多羅葉指、般若掌之類,每日不以慈悲佛法調和化解,則戾氣深入髒腑,愈隱愈深,比之任何外毒都要厲害百倍。在座的眾位都是佛門弟子,精研佛法,記誦明辨,當世無雙,但如不存慈悲布施、普渡眾生之念,雖然典籍淹通,妙辯無礙,卻終不能消解修習這些上乘武功時所鍾的戾氣。“

群僧隻聽得幾句,便覺無忌所言大含精義,道前人之所未道,心下均有凜然之意。當下空聞、空智及達摩院眾位長老便合什讚歎:“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無忌也不管他人有何感想繼續說道:“少林寺建刹千年,古往今來,唯有達摩祖師一人身兼諸門絕技,此後更無一位高僧能並通諸般武功,卻是何故?七十二絕技的典籍亦身在藏經閣中,向來不禁門人弟子翻閱,眾位大師可知其理安在?”

渡空此時的內心也泛起了滔天巨浪:“此子並非本寺弟子,亦無習練過本門任何一門武功,怎能有如何見識修為?”其餘眾僧聽他吐屬高雅,識見卓超,都不由得暗暗納罕。

無忌繼續說道:“貴寺七十二絕技,每一項功夫都能傷人要害、取人性命,淩厲狠辣,大幹天和,是以每一項絕技,均須有相應的慈悲佛法為之化解。這道理貴寺僧人倒也並非人人皆知,隻是一人練到四五項絕技之後,在禪理上的領悟,自然而然的會受到障礙。在貴派,那便叫做‘武學障’,與別宗別派的‘知見障’道理相同。須知佛法在求渡世,武功在於殺生,兩者背道而馳,相互製約。隻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絕技才能練得越多,但修為上到了如此境界的高僧,卻又不屑去多學各種厲害的殺人法門了。”

眾僧此時再聞無忌此言,無不埋頭靜思,一一回想過往點滴,不住的驚歎、感慨。

無忌又道:“貴寺之中,自然也有人佛法修為不足,卻要強自多學上乘武功的,但練將下去,不是走火入魔,便是內傷難愈。‘玄澄’大師一身超凡脫俗的武學修為,被當時的先輩高僧許為貴寺武功第一。但他在一夜之間,突然筋脈俱斷,成為廢人,那便是如此了。”

少林眾僧聞得此言無不心頭狂顫,冷汗遍體,渾身劇抖不已。

無忌恍如不知,隻道:“貴寺七十二絕技,均分‘體’、‘用’兩道,‘體’為內力本體,‘用’為運用法門。若隻修習少林派七十二項絕技的使用之法,其傷隱伏,雖有疾害,一時之間還不致危害本元。但如若又去強練貴寺的內功秘籍。。。”說到這裏,微微搖頭,眼光中大露悲憫惋惜之情。

至此眾僧心中對無忌的最後一點輕慢終去,均拜服於地,說道:“請施主賜教解救之法。”

無忌微微一笑,說道:“無忌已經說過,要化解眾位高僧的內傷,須從佛法中尋求。佛由心生,佛即是覺。旁人隻能指點,卻不能代勞。眾位大師隻需每日勤修佛法,必會因此而開悟,因禍而得福。”

渡空大師點頭道:“聽無忌小友一番言語,令貧僧今日茅塞頓開,隻是不知小友如此精深的佛理是從何習得?”眾僧一起合掌道:“請無忌小施主告解,吾等當聆聽師們更說佛法。”

無忌微微一歎說道:“此高人即為‘掃地僧’,吾隻是將其當日之言再複述一遍而已!”

渡空聞言終無法再保持高僧的風範,跳將起來嚷道:“不可能,如是‘掃地僧’祖師所述,為何‘玄澄’祖師不知,而我少林前輩高僧亦無人傳承下來。空聞,你熟讀‘藏經閣’各典籍,可有哪本典籍之中記錄有無忌小施主剛才的一番話?”

空聞在沉思了片刻後回答道:“回稟師叔,沒有。”

張三豐聞得渡空之言,亦是直搖頭,說道:“的確沒有,否則‘覺遠師’必定會讀到過,而老道我也必然會聽到過。”

無忌聞言重重一歎,說道:“貴寺的確沒有記載過,‘玄澄’大師也的確不知道,因為當時‘玄澄’大師並不在場。而知道這番話的貴寺的高僧大師亦全部在不久之後的抗遼一站中死傷殆盡了!而‘蕭遠山’和‘慕容博’兩位大師自此之後,一心專研佛法,不問世事,所以也不會將這番話記錄在各自的武功心得之中了。”

眾人聞言後,莫不是搖頭歎息,不發一言。

“多謝無忌施主的一番告誡,使得我少林眾僧可以窺見更高之武學境界。”此時還是空聞打破了現場的沉默氛圍,並將目光望向了渡空,在見到渡空點了一下頭後,接著說道:“關於張真人剛才所提之建議,鄙寺答應了,貧僧就將‘少林九陽功’的全部精義法門告知張真人,貴我雙方互相參悟不足。”

張三豐聞言不由心中一鬆,想到:“無量道尊,沒想到還是無忌孩兒打破了這層隔閡,天意、天意啊!”正欲答應之時,隻見無忌忽然向張三豐搖了一搖小手,在張三豐迷惑不解時說道:“太師傅,不必了。”

“無忌孩兒(無忌小施主),這是為何?”張三豐、空聞、渡空同時問道。

“無忌此番將‘掃地僧’的一番話告知貴寺,隻是希望可以了結幾段宿怨而已。第一:希望了結武當同少林進百年的恩恩怨怨;第二:希望了結無忌的義父‘金毛獅王’謝遜與貴寺空見神僧的恩怨;第三:希望可以將‘覺遠’大師的骨灰迎回武當供奉,不知眾位大師能否答應?”說完,無忌向著少林眾僧抱拳行了一禮。

“無妨,今日無忌小友對鄙寺的恩情,鄙寺正愁不知該如何回報。剛才無忌小友所提所有的要求,老衲都都應承了,不知掌門師侄認為然否?”

空聞聽得渡空所言後,巡視了在場的眾僧一遍,見所有人都點了點頭後,深吸了一口氣,言道:“就照無忌小施主所言,所有恩怨一筆勾銷。今日天色已晚,兩位施主不如在鄙寺盤桓幾日,待武當眾位大俠到來後,再商量一下,不知可否。”

“一切但憑大師安排。”張三豐在聽到渡空與空聞所言後,強壓心中的興奮、感慨之情應答道。

“來人,帶兩位施主去上房休息,好生招待,不可怠慢。”

“謹遵方丈法旨,兩位施主,請。”

“有勞兩位師傅了,眾位大師,告辭。請。”

張三豐說完和無忌一起向眾位少林和尚抱拳告辭,隨著兩位進來的理客僧向客房走去。

而此時,少林寺也敲響了‘護禪’銅鍾,少林所有在寺的高手都向大殿方向飛奔而來,今晚注定是一個不眠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