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第二篇是關於靈獸迅速養成的猜想,第三篇是關於靈根優劣判定方法的猜想,第四篇是關於加快修煉中靈氣吸納速度的猜想。
而與這四篇猜想相比,第五篇則引起了張衍之的濃厚興趣,這是一篇關於製符術改良的猜想,而製符術正是張衍之將來準備學習和從事的修仙職業,其中所需的入門訣要,以及朱筆、靈砂、符紙等一應物品俱已齊全。
放下玉簡,張衍之心中開始快速盤算起來。或許對於孫典來說,丹藥、符籙、玉簡這三類物品之中,玉簡的價值最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不過對於他來說,情況卻恰恰相反,丹藥、符籙價值雖高,也隻是有價之物,而這記載有吳晨子畢生心血的玉簡,在他眼中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這看似天馬行空的猜想之中,哪怕隻有一點點信息可以被自己實際利用,其產生的價值恐怕也是不可估量的。
“老道的這些寶貝,小友都已經看過了,不知小友打算用何物來交易呢?”孫典見張衍之有些出神,於是開口提醒道。
“呃,這個嘛,且容小子思量一二。”張衍之回過神來,看了看孫典,又問道:
“方才從這玉簡中得知,吳晨子前輩共記載了三十三篇猜想,為何其中隻有這十篇?”
孫典皺了皺眉頭,道:
“這個嘛,家師仙去之時,老道並不在身邊。待到替他老人家收拾遺物的時候,便隻發現了這十篇,其餘的盡都遺失了……哎,這玉簡之中所記載的,可是家師畢生心血,其價值之大,又豈是區區靈石所能形容的?”
忽悠,繼續忽悠!張衍之心中暗笑。之前對孫典好不容易改觀的些許好印象,霎時又蕩然無存了。
“不知國師何日起身?”
“三日之後,老道我處理完此間的一些俗物,便要離開天巧城。小友為何有此一問?”孫典道。
張衍之想了一想,現在自己身上最有價值的東西,當然是靈畫,其次是一套練習製符術的法訣和物品,不過這些都是不能拿來作交換的。若是要想換得孫典這些物品,思來想去,也隻有再去古舊市場裏麵碰碰運氣了!不過口中卻胡亂杜撰道:
“不瞞國師,家師在臨行之前,確實還留了幾件東西。不過,這些東西並沒有存放在此處,而且……是否將家師的物品拿來進行交易,小子心中也是十分猶豫!不如這樣,三日之後,小子前去三元觀為國師送行,屆時再商量此事如何?”
說罷,張衍之起身送客。在臨走之前,孫典又把自己的物品吹噓了一番,叮囑他三日後午時務必前來一會雲雲。
送走孫典,張衍之恨不得馬上就去天巧城的古玩市場淘弄一番!
不過抬頭看了看天色,此刻已經是接近正午時分,便決定用過午飯之後再去。(說起圓古大陸的就餐習慣,筆者在此多囉嗦幾句,以免讀者以後讀起來會稀裏糊塗。)
圓古大陸上的五個國家,均是以農立國,國庫稅收的主要來源,也無非是耕、牧、漁、林四大產業,再加上商貿業。雖然,據說在圓古大陸的東西南北四方數十萬裏之外,還有其它大陸的存在,理論上存在跨海貿易的可能,不過這也隻是存在理論上的假設。就連傳說中的修仙之人,都無法跨越圓古大陸邊界的天塹鴻溝,那世俗界的凡人又如何能走得出去?
既是以農立國,那圓古大陸上的普通百姓,自然也就一直保持著自古以來的農作生活習慣,日出而作、日沒而息。因為如此,從古至今,普通的百姓之家一直遵循著“一日兩餐”的規矩。
其中第一餐稱為朝食,大約是在上午辰巳交接的時辰,在這個時辰,早起下地耕作的農夫已感到腹中饑餓,於是返家就食,此刻距離正午大約一個半時辰到兩個時辰左右;第二餐叫做飧食或者夕食,大約是在下午申時以後,距離第一餐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個半時辰到四個時辰,此時忙碌了一天的百姓已經十分疲憊,饑腸轆轆地返回家中就餐,用過這一餐之後,會有一兩個時辰的休閑娛樂時間,待到天色晚些便上床休息,為第二天的農作積蓄精神。不過對普通老百姓而言,“朝食”“飧食”這些書麵化的叫法太過拗口,久而久之則幹脆叫做早飯、晚飯。
不過這種“一日二餐”的就餐習慣,也僅僅限於普通百姓家。對於錦衣玉食、有錢有閑的官宦人家和富商地主而言,則早已形成了“一日三餐”的習慣。與普通百姓第一餐必須要吃飽不同,上流階層的早飯,則主要吃些精致點心和粥類,中午和晚上才是正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