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 圓古大陸(1 / 2)

圓古大陸,幅員十萬裏,三麵環海,西接大漠。

大陸形成年月不可考,據說已存在萬萬年之久。無盡的歲月中,大陸上種族之間攻伐征戰、殺戮不止;隨著朝代的更更迭迭、分分合合,一幕幕似曾相識的劇情,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往複循環、不斷重演。

世人傳說,大陸之上,有仙界存焉,其中仙人,不可計數。

世人中有修仙者,或隱於名山大川,或居於靈山洞府,終日餐霞飲露,吐納百川。或百年,或千年,一朝得道,飛升仙界,壽齊於天。

千萬年以來,這仙人飛升的傳說,在大陸上廣為流傳。其中最知名者,莫過如抱樸山葛孝道長、蓬萊島衛夫人、茶峪嶺知非禪師這三位典籍中記載的遠古大仙;不過最近的千年歲月裏,聲名最盛卻不是這三人,而是一位道號南華上人的金丹真人。

據說,這南華上人乃是一介散修,無意中闖入一座仙人遺府,得到了遠古大能的傳承。苦修百年之後,神通大成,傳說已修煉至假嬰境界,距元嬰大成僅一步之遙。世人傳言,南華上人與其他仙人不同,他所修行的乃是人世道,金丹大成之後,其人便入世修行,懲惡揚善,替天行道。

北海擒蛟龍,南山撕惡虎,中州誅惡霸,四海賞善行!

其人行走圓古大陸世俗界百餘年,留下了說不完的故事,供世人傳頌吟唱。有野史記載,五百年前,名噪一時的詩聖杜宇曾與南華上人有過一麵之緣,於是便留下了千古絕唱《仙人賦》。賦中如此描繪了仙人的儀采風姿: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

短短數百言,便將仙人飄逸高潔之風姿描述得淋漓盡致,引得紅塵中無數凡夫俗子,對浩渺無痕的求仙之道愈加心向往之。

自《仙人賦》問世五百餘年來,世人求仙訪道者倍增。幅員十萬裏的大陸之上,道觀廟宇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湧現,彰於皇城腳下者有之,隱於峻山孤島者亦有之。其間既有誦經傳道之人,也不乏掛羊賣狗之輩。無論路途之遠近,觀宇之大小,有了紅塵中千千萬萬的仙人信徒作為恩客,這道觀廟宇的生意倒是做得紅紅火火……放眼圓古大陸,真真是好一片全民修仙的好景象!

據說,後來又有覓得仙緣之人,一朝修煉有成,禦風而起,遨遊太虛,慷慨賦詩雲:

“仙凡有路,全憑足底一雙鳧,翱翔天地,放浪江湖,東方丹丘西太乙,朝遊北海暮蒼梧。”

這詩間所提及的丹丘、太乙、北海、蒼梧,就是圓古大陸上的四個邊陲之國。話說在大陸之上,如今共有四大一小五個國家。四個大國乃是丹丘國、北海國、太乙國以及中州大宋帝國。

丹丘國位於大陸東部,毗鄰東海,南北長而東西窄,疆域幾乎占據了整個東海海岸線。丹丘國原屬大宋帝國,兩千年前,開國皇帝陳孟焦帥率領東海鹽民起兵反抗大宋,於是建立了丹丘國。

北海國北臨北海,西接大漠,異族眾多,民風剽悍,境內草原森林麵積各占五五之數。如今的皇族慕容氏,本是北海土著貴族,一千五百年前,大宋發生大規模農民起義,趁其國勢疲敝、無暇北顧之際,開國皇帝慕容湟發動政變自立為國,自稱北海天皇帝。經過千餘年的經營,如今的北海國已經發展為大陸第二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