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即位之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他勵精圖治,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維護國家統一等諸多方麵都有重要建樹,使整個清王朝出現了經濟繁榮、國庫充盈、國家政權空前鞏固和強大的盛世局麵。然而到了統治的中後期,他逐漸滋生了驕傲自負的思想,不再如同前期一般撫恤下民,變得日益驕奢淫逸、揮霍無度。
據統計,從乾隆六年到嘉慶三年,乾隆帝先後巡幸各地近百次。在沿途所經之處,乾隆帝都要大擺排場,賞賜銀兩、珠玩和酒食不絕於途。而各地官員和富商大賈為了接駕,不惜耗費巨資,費盡心機,以求博得皇帝的歡心。
乾隆帝還在京師和承德大興土木,先後將圓明園原有的28景擴建為40景,並另建長春園和綺春園;將避暑山莊的36景擴建為72景。這些浩大的工程,消耗了巨額資財,也大大加重了百姓的負擔。
此外,每逢皇太後和乾隆帝本人的壽辰,以及皇室人員的婚喪嫁娶,更要大肆鋪張、揮霍。乾隆十六年(1751)十一月,乾隆帝將其母從西郊接回大內,為她舉行60歲壽辰慶典。在太後所經途中,從西華門到西直門十幾裏長的街道上,均由各省分段布置了奢華的街景和娛樂節目。如廣東省在其所屬地段用無數孔雀尾羽建造了一座長達兩三丈、華麗的孔雀亭;浙江省則在其負責地段用無數麵鏡子建造了一座水榭,人入其中,如行幻境……可謂爭奇鬥豔,靡費無數。到了乾隆五十五年(1790)八月,乾隆帝的80歲壽辰時,更是“務極奢大,內外宮殿,大小儀物,無不新辦”。從燕園到圓明園,樓台均用珠翠裝飾;假山上則添置寺院、人物等假景,一啟動機關,寺院的門窗能自動開闔,人物也會活動,精巧無比。
在乾隆帝的影響和縱容下,奢靡之風日盛,吏治也日趨敗壞,弊政叢生。尤其是乾隆中期以後,貪風肆虐,甚至到了不可遏製的地步。而其中最典型的當屬乾隆帝晚年最寵信的大貪官和。
和生於乾隆十五年(1750),滿洲正紅旗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和被授為三等侍衛,在粘杆處當差。粘杆處侍衛經常隨侍皇帝出巡,有接近皇帝的機會,從而給和提供了通往權力的道路。和相貌堂堂,聰明機敏,博聞強識,通曉滿、漢、蒙、藏等多種語言,很快就受到了乾隆帝的賞識。乾隆四十年(1775)閏十月,和從三等侍衛遷乾清門侍衛,十一月升禦前侍衛。次年正月,他出任戶部右侍郎,三月升軍機大臣,四月兼內務府大臣……此後,他不斷升官加爵,兼任多職,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兼管吏部、戶部、刑部、理藩院、戶部三庫,還兼任翰林院掌院學士、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要職。官階之高,兼職之多,權勢之大,為曆代所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