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1 / 2)

這是一段無關民族屈辱與輝煌的曆史,由一遝還未泛黃卻已沾滿血色與淚痕的紙張黏合而成,而一群小人物更是將對命運的呐喊印在了這部著作的扉頁上,無意中會聚成一個鮮紅的詞語——美國。

在和平口號漫天、局部戰爭不斷的今天,精力旺盛的美國無疑為此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不管前者還是後者。當美國一次又一次熱情洋溢地投身於全球事務時,世界各國除了例行公事地進行人道主義援助外,同時也會在外交辭令裏表達一貫立場,或譴責或配合,繼而心照不宣地熱衷於各自的事業,在國際舞台上做著本職工作。

正如美國覺得維護世界和平是天經地義一般,中國對沉睡在故紙堆裏也習以為常。

曆來在受到莫大的欺淩與羞辱之後,為了延續和傳承自己的文明,中國人往往樂此不疲地回顧曆史,深刻反思。這種反思並非旦夕之間便可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一如西學東漸。我們現在對待美國正是處在類似的模仿和學習的階段,隻不過由於中國與美國的利益衝突產生諸多摩擦糾紛,加之中國的抗議經常被美國視若無睹或采取嚴厲的製裁手段,所以難免出現一些互相妖魔化的情況。假如摒棄成見,以美國曆史為切入點,深入探究美國文明的來龍去脈會有什麼結論呢?於是等曆史麵無表情地站出來抽絲剝繭時,有關美國文明的奧秘便袒露在我們麵前,同時經由曆史冷漠的口吻,一個殺意盎然的美國從屍山血海中漫不經心地向我們走來……

可以說,美國是歐洲文明的產物,之後又在生存危機下不斷進化。如果說,當初清教徒是為了追求自由而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那麼到了後來,凡是阻擋美國實現這個目的的因素,主動也好,被動也罷,美國通通付諸武力加以清除,而它所仰仗的武器唯“殺氣”二字。

涕淚漣漣的印第安人對此深有體會,他們用血與淚率先向世人證明了這一點。

毫不誇張地說,從哥倫布出現在美洲大陸的那一刻起,印第安人便擺脫不了亡族滅種的厄運。在長達幾百年的反抗中,雖然印第安人進行了英勇卓絕的鬥爭,但直到21世紀,他們依舊籠罩在被滅絕的陰雲裏,以種族生命為代價卻連書寫自己民族傷痛的資格都沒有換得。相較之下,中國人就幸運得多,最起碼我們還能自己記錄成長的曆程。

美國人一邊打造著自由文明的國度,一邊以殘忍野蠻的行徑滿足自身最原始的破壞欲望。這個過程,在大自然裏也有一個對應的現象——鳩占鵲巢。欲哭無淚的英國人對此並不陌生,他們很快就得替自己養虎為患的決策埋單。

稱這個由移民者組成的群體為一個混血民族實在勉強,但當這個群體向往的自由被宗主國所阻礙時,他們卻表現出了一個民族應有的氣魄。在任人魚肉以苟且偷生和流血犧牲以當家做主之間,美利堅人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掙脫樊籠,打碎枷鎖,於是獨立戰爭爆發。經此一役,這些數不清的或走投無路或雄心勃勃、或高貴或卑賤的移民者後裔的血脈真正地融合在一起,建立了一個國家——美國。

帝國正式開始運轉,可這個新生的國家享有的自由權利又受到他國的鉗製。此時的美國實力不濟,可它卻用戰爭將這些阻礙一一掃除。

美國曆史上唯一的一次內戰,不僅是由南北矛盾激化而來,更是由於落後體製對美國發展的羈絆。當羈絆從糾纏變成威脅時,形勢便再也無法調和。美國人終於還是在國內對自己的同胞舉起了長槍。雖然南北內戰促進了美國文明進程的發展,但不可否認的是,戰爭曆來都是付出慘重的代價才能換來沾滿血淚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