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九五乞丐
老子山境內有座龜山,四麵環水,遠看像隻巨龜臥在水中。
龜山頂上大青石中藏有一件大禹王埋下的寶物,正是禹王印。
當日水怪烏支祁被大禹王鎮壓在龜山下,禹王擔心烏支祁項上的禹王鎖和鼻子上的禹王金鈴不足以鎮壓此妖,特製了禹王印,以防不測。
這日清晨,天空飛下一個姑娘,正是偷偷跑下天界電母花配娘的妹妹,花還珠。她直奔龜山頂而來,靠近龜山才發現,這並不是真的龜,落到山頂,無意間發現了一塊青石,竟然發出陣陣青光,好奇之餘一掌擊碎青石,一個精美朱赤色血玉露了出來,像個大印,上麵寫上“禹王”二字,下麵刻有古文。女子將此血玉禹王印據為己有,飛天而去。
午時,一道一僧飛臨龜山頂,見青石被毀,大驚,各顯神通,要算出禹王印下落,然而竟然算不出來!二人大駭,僧人說道:“天下蒼生要有大難!”道士說道:“禹王印亡,伏戲靈生!希望我們能盡早尋到此人!”二人遁去。
忽然大街小巷,孩子們到處傳唱一首童謠:禹王印亡,伏戲靈生。妖寫神譜,鬼掌命石。天黑無際,誰是燃燈。
這日半夜子時,龜山竟然活了,隻見大龜,遊水而動,不多時山底下現出一口井,龜山再次石化成山。
井下正是烏支祁。一道星光從井**入,照在還在長睡中的烏支祁的頭頂正中,至此,沉睡了三千年的烏支祁蘇醒過來。無奈頸上有巨鎖,鼻上穿鈴,無法脫離,烏支祁複仇心切,一道神魂出竅,從井底飛出!
人間末法世界從此開始了!
四百多年後。大明京城。
北風呼嘯,大雪壓街,一個年輕的乞丐,裹著破舊的單衣,披頭散發,緩慢地向城外走去。
這個乞丐竟是明代宗朱祁鈺!
朱祁鈺死裏逃生,扮作乞丐,暗自給自己取了個普通的新名字,朱七!因為他想起自己這一生,似乎和七字有不解之緣。永樂十九年(1421)朱棣遷都北京,七年後生下自己,又過三個七年,自己登基稱帝,不料在位僅僅七年,遇奪門之變,險些被大哥的人勒死宮中。
後來朱祁鈺被於謙救出,風餐露宿,在一個破舊的道觀中過了一個淒苦饑餓的新年,新年剛過,親眼目睹恩師於謙被砍首菜市口。
不知不覺朱祁鈺走出了京城西門,來到一片白樺林裏。這裏被深雪覆蓋,蕭條的樹頭也是壓滿了大雪。此時錦衣玉食的皇帝,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冷淒涼和孤獨哀傷。
就在剛才盡管快到午時,但是天色陰暗的如同黃昏。京城菜市口群聚著成千的百姓,穿著厚厚棉衣,個個麵色含悲,夾在人群裏有一個不到三十歲的乞丐,蓬頭垢麵,衣服單薄,淚流不止.當中被官兵圍出一個空地,一個劊子手手持鬼頭刀,站立的行刑柱子旁。
大木柱子上綁著一個六十來歲的老者,背上插著一塊長條令牌,上麵寫著“死囚”二字。老者在這個嚴冬季節居然隻穿著一身灰色單囚衣。人群前幾個膽子大的老人老婦,熱淚盈眶,嘴裏喊著:“於大人,您冤枉啊!”“於大人,我們的恩人啊!”“於大人,是我們大明的功臣啊,扶社稷於危卵,救百姓於水火啊!”幾個老人說著就向老者衝過去,很多百姓也哭喊著跟著衝過去。但是身強體壯一身戎裝的官軍把百姓抵在外圍。
淩烈的寒風吹打著老者的單衣,吹起他淩亂花白的發須,人世冷暖蒼涼莫過於此!老者看著四周的百姓,卻是大感心慰,竟坦然地笑了,說道:“鄉親們,何必傷心,人固有一死!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是我於謙年少時寫的詩,現在我做到了,此生何憾!”
午時一到,這個曠世賢臣被梟首,百姓哭作一團。“天子有令,錦衣衛監斬完畢,去抄於謙的家!”一個官員說道。幾個錦衣衛帶著一隊人馬,直奔於謙的家府。一些百姓也跟著過去,包括那個乞丐。然而,於府家徒四壁,沒有任何的錢物,家人也都是粗布麻衣羅著補丁,所有人沒想到當朝大員竟然一貧如洗,實在是太清廉了,在場的錦衣衛和官兵無不失聲痛哭。
世事無常,人生如夢。一個不世賢臣,一個清官,一個好人,被加以一個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不多時,官兵撤離,百姓散盡,唯有那個乞丐,久久不肯離去。於謙曾說過的“社稷為重,君為輕”深深地得罪了作為人質的明英宗朱祁鎮,又擁其弟朱祁鈺登基,成為朱祁鎮的眼中釘,心中恨。
幾個月前,眾世人以為被降為鄴王的朱祁鈺死在了宮中,沒人知道,死者隻是一個替身,正是於謙設計放走了朱祁鈺。為活命,朱祁鈺隱姓埋名,做起了乞丐。這乞丐現在頓足捶胸,悔恨不該念手足之情存婦人之仁,釀此奪門之變南宮複辟,害死於謙,自己這個昔日的九五之尊流落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