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9、重回故土(1 / 1)

蒙古包已經看的清楚,文軒要求烏爾達把車停在蒙古包不遠的地方,剛下車就看見一隻黑色的大狗快速的跑了過來。那隻大狗,警惕的打量著文軒,烏爾達下車,它就變得興奮起來。這是拉不多,今年10歲,是猛犬巴格的後代,烏爾達介紹到。

文軒對狗也是深有體會,他一眼就認出這是巴格的後代,它有著巴格一樣強健的體魄和敏銳的眼睛。文軒用狗語向巴拉不多打招呼,拉不多奇異的看著眼前這個完全不同種族的人卻能同自己交談。文軒記得額木格說過,要想和狗交流,首先你要忘記你是一個人,要把自己當做一條狗,用狗的世界觀去審視這個世界,你才能明白狗的世界。文軒隨著拉不多走向蒙古包。

哦!自己像許許多多的年輕人一樣,在年輕不懂事的時候,在舉手不經意間便輕易地割舍了自己的愛情和青春,總以為選擇了新途,人生就會忘記以前的點點滴滴,卻不知道總是在現實的痛擊下身心交瘁之際,才顧上抱恨前科。人們總是在永遠的失去之後,再也無法得到的時候才想起去珍惜曾經忽視和厭惡的一切。如果自己能早一些讀懂自己,能夠明白一些人生的真諦,就不需要步步實踐的泥濘的逆旅和必須口口親嚐的酸澀苦,也許自己就能得到幸福,哪怕是平凡,微小的也會讓自己覺得幸福。

而這些年來,自己又得到些什麼?是在繪畫界的小有名聲?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又或是在人生的成長的進步?他失去的東西這些永遠也無法換回來,而他得到的東西又是否讓他覺得內心安定?

這是文軒見到紫桑之後,才體味到的一切。

小說電影中的愛情總是讓現實生活中的人羨慕不已,於是我們帶著小說情節去尋找現實生活中的愛情,那麼你永遠都隻能從小說中體味那種讓你羨慕的感情。因為真實的故事總是讓人意料不到,總是不安你的意願發展,這便是現實,永遠都是充滿那麼多的遺憾,也許正因為這些遺憾,才讓我們更好的懂得珍惜,懂得去關愛。

文軒和紫桑的見麵並沒有像愛情故事那般的驚天動地,涕淚不禁。紫桑坐在蒙古包裏,正在煮馬奶茶,看見帷幕被打開,扭頭看了一眼,見到文軒便微笑著向文軒問好:“哦!文軒阿哈,你回來了,怎麼樣?路上累嗎?你比以前胖了許多,也成熟許多!”

她立刻站了起來,拿起碗就連續倒了三杯熱奶茶,雖然有些吃力,但是還是幹淨利落,她並沒有文軒想象的那般哇的哭起來,急切的投入到文軒的懷抱,甚至沒有一點兒難過的樣子,即便是這些年的辛酸她也絲毫沒有流露對往事的傷感和這段孤苦生活的委屈,她若無其事,仿佛文軒隻是短暫的出門一趟。

“是的,我胖了,可是你也變了,紫桑!“文軒回道,如果沒有那張熟悉的臉龐,如藍天般湛藍的眼睛,或許文軒真的認不出來,畢竟她變了許多,變得文軒不熟悉起來。她比以前瘦了,也沒有了瓷娃娃般的臉,變得棱角分明,聲音也沒有了婉轉,變得暗啞,說話帶著老太婆那樣的、急匆匆的口氣和隨和的尾音。她穿了一件破舊的藍色長袍,衣袖上被摩擦的看不出原樣,文軒接過奶茶,才注意到她的手長滿了老繭。

紫桑絮絮叨叨的說著他以前愛聽的故事,當然也包過諾恩吉雅的故事,她表現的一如往常,自然而平靜。但是,文軒相信這是她偽裝的一層薄薄的殼,而自己也在她的眼裏也是平靜安詳,因為生活讓人學會了善變的偽裝,以隱藏內心的情感,紫桑也一定同他一樣想著同樣的往事,讓它們在心中激起一陣陣的回響。

下午烏爾達同張鐵去了西邊趕羊群,紫桑接著手中活兒,文軒說:“你也手腳不靈便了,這些活兒也不用做了!”

紫桑看了文軒說:“烏爾達喜歡穿我做的衣服!”

紫桑依舊這樣平靜的問了文軒回北京的生活,文軒艱難的講他在監獄中的生活,出獄後開始考大學實現自己的畫家夢,後來結婚生了孩子。她聽的很是認真,仿佛像以前一樣她透出好奇的眼光聽著文軒講千奇百怪的故事。

他說完,末了她也沒有多問,隻是淡淡的了一句,比我想象中過的好。

說完了她同他去附近的小水塘提水,新牧場也住著幾戶人家,文軒發現紫桑在這裏的人緣很好,一路上他們都向她問好。她說他們大都是不願離開牧場的人,周邊也沒有什麼親戚,剛回來的時候她也是靠著他們幫襯著,他們老了她也就回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