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圖:連環計啊,圓環套圓環。
伊塔:什麼圓環套圓環……又在望文生義了。
胡圖:咦?這個難道還能有其他意思嗎?
伊塔:這一計的來源和圓環倒確實有點關係。說的是在三國赤壁之戰的時候,曹操的士兵不習慣水戰,暈船。龐統向曹操獻了“連環計”,就是用大鐵環把船連起來,上麵再架木板,這樣風浪再大也不怕了。
胡圖:啊,我說怎麼火燒赤壁的時候,曹操的船怎麼都擠在一起呢,原來是互相鎖住了跑不了啊。
“原文”
將多兵眾,不可以敵,使其自累,以殺其勢。在師中吉,承天寵也。
“注譯”
在師中吉,承天寵也:語出《易經·師》卦,本卦九二《象》辭曰:“在師中吉,承天寵也”,是說主帥身在軍中指揮,吉利,因為得到上天的寵愛。
“大意”
敵人兵多將廣,不可與之硬拚,應設法讓他們自相牽製,以削弱他們的實力。三軍統帥如果用兵得法,就會像有天神佐佑一樣,輕而易舉地戰勝敵人。
伊塔:怎麼樣?將帥巧妙地運用此計,克敵製勝,就如同有上天護佑一樣。很酷吧?
胡圖:估計難度是很大的。
伊塔:酷總要付出代價的嘛。多計並用,計計相連,環環相扣,一計累敵,一計攻敵,這可需要很強大的智慧和計謀。一旦成功實施的話,任何強敵都是攻無不破啊。
胡圖:都成功實施了,當然能傷敵了……關鍵是怎麼成功啊。
伊塔:關鍵是要讓敵人“自累”,就是指互相鉗製,背上包袱,使其行動不自由。這樣,就給圍殲敵人創造良好的條件。
故事
春秋時期,田氏自從掌握了齊國的大權以後,越發專橫。這時的田常便想作亂,可是又懼怕齊國元老的反對,為了發泄按捺不住的野心,便開始對外用兵。他首先想到的便是鄰國——魯國。這時的魯國已經被三桓(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瓜分,國力很是衰落。
消息傳到了孔子的耳中,老先生長歎一聲:“魯國,祖墳所在的地方啊!母親之國,我們不能看著她被蹂躪。”
於是便問諸弟子:“你們幾個就忍心這麼看著?”
幾個弟子一看不好意思了,於是子路、子張等便主動請纓,孔子搖搖頭:“你們幾個不行。”這時子貢站出來了,孔子一看就笑了:“你辦事,我放心!”原來子貢以善辯聞名,可是個牛人。
子貢是個有錢人,便駕著私家車跑到田常跟前,遞上名片,直接套近乎。
子貢:“作為男人要成就一番大事業,閣下用兵無非就是有所作為,而又懼怕國內的一幫經常尿炕的老頭。”
田常:“對啊,我的心思連國內的人都不清楚,你是怎麼知道的?”
子貢:“你忘了,我老師是聖人。嘿嘿。可是如果你對魯國用兵,即使打贏了,那也是為齊國增加疆土,這樣會使得齊國進一步強大,這時的大臣和平民便會有了更強大的實力和你對抗。我勸閣下不如與強國交戰,這樣,精壯的男人們便都死在外麵,就剩下寡婦,齊國會空虛下去,這樣,那群寡婦便會由你操縱了!”
田常:“這話有理,我愛聽!可是我們該和誰幹仗呢,都是鄰居,怪不好意思的。”
子貢:“如今的吳國剛剛打敗了楚國,乃當今的第一強國,我的意見是不如和吳國交戰,OK?”
田常也是沒頭腦的人,一聽當時就服了:“哎呀,老弟,I服了you!隻有你最懂我的心!可是吳國又不會主動和我幹仗,那怎麼辦啊?”子貢便主動提出前往吳國。
子貢又開始遊說夫差:“如今,齊國準備攻打魯國,其目的不過是想進一步擴張齊國的實力,而做到與吳國抗衡。大王您不如去救魯國,這樣一來,既可以打擊齊國的氣焰,還可以掠奪齊國的城池,同時又可以贏得正義的名聲,保證吳國老大的地位。一舉多得的事情,大王何樂而不為呢?”
夫差當時就動了心,不過他還是有點清醒的:“我剛收拾了越國,勾踐那小子在我宮裏當清潔工,竟然吃我的大便,我看著惡心就趕跑了。據說那畜生在臥薪嚐膽,準備報複呢,得防著他點。”
子貢:“大王您放心,有我子貢在,就有希望在。”子貢又主動前往越國,去遊說勾踐。
子貢一見勾踐就嚇唬他:“大王,你危險了!一個男人,要是沒有報複別人的念頭,卻被人誤解了,那是他倒黴,如果有報複的念頭,卻被人發現了,那是他愚蠢。如今大王在這裏臥薪嚐膽,吳王有所察覺,你危險了!”
勾踐當時就嚇癱了,連忙說:“兄台,這幾年我一直恨得牙根癢,哪怕和夫差狗賊拚個同歸於盡我也滿足了。可是聽先生一說,難道白吃了大便,白嚐了苦膽?我該怎麼辦?”
子貢:“如今,吳國準備和齊國開戰,你想,一旦打起來,吳國必定會出動精兵,而國內隻會是一些老弱殘兵,這樣幾年之內,吳國的軍事實力一定會下降,越國便會有機可乘,實現你的願望。因此,你應該主動提出帶兵協助吳國去攻打齊國。這樣吳王就會對你放心了。”
可是勾踐還擔心真的和夫差一起出征。
子貢說:“看在你我關係不錯的份上,我再幫你到吳王那裏跑一趟,保證不會讓你一起去的。不過要出點公關費,OK?”
於是,勾踐便派文仲帶領3000越兵和無數的輜重到吳國,而且還說勾踐要親自前去助戰。夫差感動得狂吐,就問子貢是否讓勾踐一同前去。子貢說:“拿了人家的錢,用了人家的兵,還讓一個吃過大便的人一起打仗,這樣多不吉利,做人要厚道嘛!”
於是夫差便決定救魯,與齊國開戰。這時,伍子胥已經看出了子貢的用意,便勸說夫差不可攻打齊國,首要的任務就是注視越國的動向,如果攻打齊國,隻會讓越國有機可乘。夫差已利欲熏心,根本聽不進去,而且還讓伍子胥出使齊國。子胥到了齊國,看到吳國不久便會滅亡,便把自己的兒子托付給了齊國的元老鮑牧(那時候,很流行這個,把兒子托付給別人,很多的公子就是憑這個繼承君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