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書上記載的堅昆人士吉爾吉斯民族的先祖。
早在中國的周代,堅昆人就在葉尼塞河上遊和阿爾泰山脈一帶遊牧了。他們在漫長的曆史中,先後被鮮卑、高車、柔然和突厥等民族控製。公元7世紀-9世紀,是吉爾吉斯民族形成的重要時期,這時他們南下到了中亞,被當時的中國唐帝國所統治,唐朝還在其遊牧地域設置了堅昆都督府的行政建製。
阿拉伯人侵入中亞後,堅昆人逐漸皈依了伊斯蘭教,民族的名稱也逐步由堅昆到黠戛斯(xia jia si),進而演變為“吉利吉思”或者“乞兒吉斯”。十世紀初期時,他們為中國遼朝及後來的西遼王朝所統治。
十三世紀黃金家族進入中亞以後,吉爾吉斯民族被蒙古人征服了,主要臣屬於察合台汗國和欽察汗國,有一些吉爾吉斯民族則生活在蒙元帝國的本土。
十七世紀俄羅斯人崛起以後,首先把征服的目光瞄準了西伯利亞,吉爾吉斯人和當時西蒙古準格爾部一道,和俄羅斯人進行過長期的軍事鬥爭。十八世紀初,吉爾吉斯民族生活的地域基本上被沙皇俄國所征服,並被後者強製遷徙到中亞安集延(今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安集延市)和費爾幹納盆地一帶。十九世紀初,吉爾吉斯民族被烏茲別克民族的浩罕汗國征服,成為其臣民。在中國清朝擊敗了準格爾部以後,吉爾吉斯民族成為分別屬於浩罕國和清朝的兩個部分。
到十九世紀末浩罕被沙皇俄國征服後,吉爾吉斯民族的主要部分被俄羅斯人控製。直到二十世紀末期,吉爾吉斯民族取得了獨立,建立了自己的民族國家。
土庫曼民族的族源相對比較單一,是西突厥民族的一個分支,其祖先曾被稱為烏古斯人或者古斯人。公元十一世紀時,土庫曼人強盛起來,建立了著名的塞爾柱王朝。十三世紀時被黃金家族所征服,土庫曼民族遂被欽察汗國、伊兒汗國和察合台汗國分別統治。
土庫曼人的遊牧傳統,使得這個民族對長距離的遷徙習以為常。在黃金家族伊兒汗國時期,他們的一支經由巴格達進入小亞細亞半島,成為後來奧斯曼帝國的先民,還有一部分甚至早期就以雇傭軍的形式來到了埃及、敘利亞等地,後來“反客為主”建立了土庫曼人的政權,並且一直和迅速突厥化了的欽察汗國保持戰略聯盟,對伊兒汗國構成了長期威脅。
在伊兒汗國的“眼皮底下”,一支土庫曼人還成功地越過裏海,進入高加索地區,為近代阿塞拜疆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在十四世紀末葉時,土庫曼人的主體部分被帖木兒帝國所統治,在帝國的士兵組成中,土庫曼民族的成分占有較大比例,因為長期的遊牧生活使得其民族尚武精神頗佳。
在十六世紀烏茲別克民族的希瓦汗國和布哈拉汗國建立以後,土庫曼民族主要由希瓦汗國所統治,還有少量成為波斯的臣民。
沙皇俄國征服中亞以後,土庫曼民族隨之被俄羅斯人控製。直到二十世紀末期才重新獲得民族獨立,並建立了自己的民族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