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光緒帝難道是慈禧太後的骨肉(1 / 2)

光緒皇帝本沒資格做皇帝。但四歲的他卻高高地坐在了龍椅之上,難道他真如民間傳說是慈禧太後的兒子?光緒皇帝一生的摯愛珍妃為什麼會遭到慈禧太後的嫉恨?光緒皇帝和他的皇後真的是有名無實的夫妻嗎?光緒皇帝離奇死後不到二十四小時,慈禧太後也死去了,這之間是巧合還是有著什麼不可告人的陰謀?光緒皇帝究竟是怎麼死的?

光緒皇帝登上帝位的時候,大清王朝已處於風雨飄搖的危險境地。雖然他也可以算是一個勤政的皇帝,興新政,求變法,想挽狂瀾於既倒。隻可惜他既沒有自己祖先那樣的氣魄,也缺乏過人的能力,最後隻好眼睜睜地看著大好河山被列強蹂躪、瓜分。他自己也作為一個悲情皇帝而引發了人們無限的同情和歎息。

隻是,光緒皇帝本是醇親王之子,是沒有資格做皇帝的。緣何四歲的他卻高高地坐在了龍椅之上?

同治帝死後慈禧太後為什麼要選擇一個娃娃做皇帝?是為了垂簾聽政,還是如民間傳說,光緒帝是慈禧太後的親生兒子?

光緒帝一生的摯愛珍妃為什麼會遭到慈禧太後的嫉恨?光緒和他的皇後真的是有名而無實的夫妻嗎?

光緒帝離奇死後不到二十四小時,慈禧太後也死去了,這之間是巧合還是有著什麼不可告人的陰謀?光緒帝究竟是怎麼死的?

光緒皇帝是親王之子,本來沒有繼承王位的可能性,但是造化弄人,他還是在慈禧太後的“關照”下繼承了這個偌大王朝的皇位,也成為了大清國第十一位皇帝。但是,為什麼這樣一位親王之子能在愛新覺羅的眾多後代中脫穎而出呢?難道他有什麼過人的才智?這當然不是主要的原因。在他繼承皇位的時候還是個不諳世事的小孩子,再有什麼聰明的事也會被大人們認為是淘氣之舉,所以,這一點是不大可能的。難道是因為他與慈禧太後有特殊的關係嗎?

光緒皇帝是慈禧太後妹妹的孩子。同治十年(1781年)六月二十八日夜裏,醇親王府上下一片忙亂,因為醇親王的福晉、慈禧太後的親妹妹要臨產了。醇親王坐在自己的書房中,看見下人們來回地忙亂,也是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但是又幫不上什麼忙。他在書房中兩眼直直地看著蠟燭,等待著孩子的降生,更加期盼上天賜給自己一個男孩子來繼承自己的王位。突然間,蠟燭爆出了一點黑煙,黑煙瞬間散去了,燭光漸漸變得閃亮,忽然又爆開,分出了無數個小火點,四散開來。醇親王不知這個征兆是吉還是凶,正忐忑不安之際,產房傳來喜訊:福晉為王爺添了個少爺。大家先後過來賀喜,醇親王哪裏還坐得住,早就一個箭步奔向了產房,抱起自己的寶貝兒子不放,如獲至寶。

在獲得這個兒子的喜悅中,醇親王想到了那日的燭光之兆,他對這個征兆很是好奇,就立即命令下人找兩個算命的來算一算。下人們很快就找來了兩個算命之人。其中一個叫張瞎子,另一個是劉鐵嘴。醇親王讓二人先後看了看少爺的麵相,還簡單交待了一下當日的燭光之兆。劉鐵嘴不愧為鐵嘴,搶先說出了自己的見解:“王爺,小的認為這可不是什麼好的兆頭,怕是小王爺要一輩子經受磨難了。”劉鐵嘴的話弄得醇親王好生難受,不由得心裏一沉。可是,張瞎子卻不讚同劉鐵嘴的看法,他說:“我看不見得。小王爺將是未來大清國的皇帝啊,他是做皇帝的富貴之命。”張瞎子邊掐指,邊驚呼道。醇親王一聽,大驚失色,連忙製止說:“大膽!胡說八道!當今聖上好好地坐在龍廷之上,真是胡說八道,還不趕快出去。”“這是命裏注定的,天命難違啊。”張瞎子邊起身要走邊說著。醇親王再也不敢聽下去了,趕緊命人給兩個算命的銀子打發他們走。可是,醇親王卻不由得犯嘀咕了,如果不相信吧,張瞎子又說得那麼肯定。相信吧,現今的同治皇帝和自己的兒子是同輩的,大清王朝可從來沒有過同輩間傳位的先例,這怎麼可能呢?

醇親王得貴子,按照清廷的規矩上報給慈禧皇太後。慈禧太後為這個新生兒賜名“載?”。?,是安樂愉快的意思,慈禧太後本來希望他幸福快樂的生活,可是誰也沒想到,載?最後反而成了慈禧手中的傀儡。

這是關於光緒皇帝降生的普遍說法。但是,也有一些人認為,光緒皇帝不是慈禧太後的侄兒兼外甥,而是她的親生兒子。

這種說法大致是這樣的:慈禧太後非常喜歡吃臥雞蛋,每天早上都要吃上四個湯臥雞蛋。而京城臥雞蛋最好的則要數金華酒家了,於是慈禧太後就命人每天去這個酒家定做臥雞蛋,清晨的時候讓這個酒店的小夥計把提盒送到宮門,再由李蓮英親自拿到慈禧太後的麵前。時間一長,李蓮英也就非常信賴這個小夥計,就讓他拿到禦廚房,還省得自己一大早就折騰。有一天,慈禧太後起得還算早,就讓李蓮英陪著在宮內散步。正走著,忽然看見有個小夥子提著個食盒匆匆忙忙地走過來。慈禧太後好生奇怪,就問身旁的李蓮英他是誰。李蓮英連忙回答這是金華酒家的小夥計,是每天為老佛爺送臥雞蛋的人。